极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刀口十三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灌水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1#
发表于 2010-11-10 23:27:49 |只看该作者
武丁同志提高了部队的编制,开创了以“师”为单位的建制,军中设左、中、右三师。

  由于西部的土方部落对殷商王朝的侵扰最为严重,所以武丁决定先拿土方开刀。经过数次大战,土方大败,溃不成军,乖乖地臣服于武丁。土方的临国羌方却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小国,武丁多次派人去劝说它来降,可人家死活就是不理睬你,并且陈兵于边境,有点想和武丁同志单挑的想法。

  这回武丁可有点按捺不住了,给你脸不要脸,先礼后兵,是你自找没趣,不要怨我!

  最后,武丁一次性用兵一万三千人(这在人烟稀少的当时真可谓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一下子把羌方国打回到了原始社会(有点美国打伊拉克时的感觉),使它再也没有能力去打殷商的主意。

  然后武丁把大批的战俘和奴隶押送回商都,为殷商王朝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紧接着,武丁又挥师南下,深入荆楚之地,击败南蛮诸部落。

  在这期间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一个女人,那就是妇好同志。妇好同志是商王武丁的众妻室之一,但她又区别于众人,她枭勇善战,多次亲自领兵出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女军事家,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也如男啊!

  经过对周边各方国和诸侯的征战,使得各诸侯国又回到了商王朝这个大家庭,拓展了殷商的统治区域,使百姓得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生产、生活空间,也促进了殷商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通过武丁同志对内大治,对外征讨,使殷商王朝的发展有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内有贤臣名士的辅佐,外有百姓的辛勤劳作,殷商出现了本王朝的最后一次繁荣局面,史称“武丁中兴”。
  此外,武丁还是一位十分孝顺的帝王,其母“戊”生前,武丁对她百依百顺。当母“戊”死后,为了怀念母亲的养育之恩,他命人制作了一个大鼎,并在鼎内刻有“司(思)母戊”三个大字(该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武丁王朝的繁荣,为以后的社会稳定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帝武丁在位59年,死后传位于次子祖庚。原来,在武丁后期,长子祖己被其三弟祖甲之母所诬悬,被不知真相的武丁赶出了都城,不久祖庚便含怨而死。但心地善良的祖甲,为防“九世之乱”的重现,而且他也一贯看不惯其母的做法,为表明自己不与兄长争夺帝位,在祖己离宫的次日,他也独自出宫而去。所以,武丁死后,有且只有祖庚一人来继承帝位。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2#
发表于 2010-11-10 23:28:18 |只看该作者
祖庚七年,祖庚兄弟不幸身染重病,

  从此一卧不起。不过祖庚兄弟还是很够意思的,由于他对三弟祖甲的做法十分感动,所以在自己天命不久的他,让人四处寻觅祖甲的下落.

  老天也满足了他的最后一个愿望,很快就有人发现了祖甲,并把这一消息迅速的上报给了祖庚.

  然后祖庚自己口述,让别人代笔给三弟祖甲写了一封意味深长而且令人感动的信。信的大至意思也就是说,以前是咱们兄弟三个,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了咱们兄弟间不和,但是现在,大哥已经不在了,我也是快走的人了,我希望在我走之前再见你一面。(祖甲古画像)

  你看看,人家祖庚说得多么动人啊,祖甲要是不回来除非他是冷血动物。

  果不出祖庚所料,祖甲在收到信之后,那是一个难受啊!不过,难受归难受,赶着见二哥最后一面还是最要紧的。

  于是,在看完这封令人痛哭流涕的信之后,祖甲同志快马加鞭,日夜不停地往都城赶,终于在祖庚咽最后一口气之前到达了祖庚面前。

  这次兄弟间的见面是份外的亲啊,为何?生离死别呗!在各自诉说了内心的伤感后,祖庚又赶紧把后世托付给了祖甲,而且把整个殷商王朝也都托付给了他,而此时此刻的祖甲要是再推脱就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于是,祖庚安祥的闭上双眼放心地走了,留下祖甲一个人和一个偌大的王朝。
  帝祖甲在位前期,他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曾经数次出兵征伐没事找事的西戎部落,对国内的百也是仁爱有佳。

  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也脱离不掉这个规律。帝王也是人啊,他们也同样大都围着一个圈转,而且这个圈还分为前后两半,前半圈表现还大都可以,但后半圈一般都说不过去了,干啥事的都有,可安心治国的却很少!

  祖甲后期,他一改往日的仁慈,开始不务正业,整日地歌舞声乐,对百姓实行严刑重税,使得朝政日益废弛,民声哀怨,殷商王朝又开始衰落!
  祖甲同志在位三十三年而亡,其子廪辛即位。(廪辛古画像)

  廪辛兄弟当政时期,羝方、系方等西方各方国又开始不断地骚扰商王朝的边境区域。

  廪辛兄弟也不是吃素的,果断发兵去讨伐这些没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但是,当他把自己的军队都集合起来后,却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可忽视的问题-兵都没了,真正能直接归属自己的军队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其中大部分还都是老弱残兵,根本无法让人相信这是商王朝的王师,这些人去和整日骑射的小方国打仗,那同样也是去送死。

  不得以,廪辛同志红着脸向卫、虎、受等诸侯中“借”了一些兵,但最终也没有把那些方国征服,还弄得自己损兵折将,国内阶级矛盾日渐加重。

  不久,咽不下这口恶气的廪甲同志竟然被气得一病不起。廪辛同志在位六年,死后其弟庚丁即位。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3#
发表于 2010-11-10 23:28:50 |只看该作者
帝庚丁虽然在位仅一年(另有四、八、二十一年之说),但他善于作战,对排兵布阵和用兵的谋略应用自如。最终打败了羝方、系方等方国,并把其领地划归己有,暂时稳定了西部的局势。
  帝庚丁死后传位于其子武乙。大家都知道,古人尤其是远古之人,对鬼神之事是深信不疑的。

  在商朝,朝廷每遇大事都要进行占卜,所以,负责占卜的巫师是很吃香的,而且他们的权力也是不小的,他们的言语常常能左右商王的命令与行动,严重威胁着王权。可人家武乙同志却是个另类,这位仁兄偏偏不相信鬼神,也就不再听从巫师的控制,为了与巫师做斗争,他亲自导演了两次搞笑之事。
  首先,他命工匠做了一个小木偶,木偶面貌威严,衣冠整齐,武乙称之为天神。不知是他有意而为之还是一时心血来潮,武乙兄弟想要和这位天神进行赌博(也许这是最早的赌博记录吧)。他想了一个万全之策,他知道小木偶既不能说也不能动,于是他就让自己的贴身侍从来代替天神来赌。武乙认为,世界上要是真有神灵的话,那么它一定会控制侍从来与自己赌,从而来赢得赌局。那个侍从也不傻,他知道赢了武乙的下场会有多惨,所以没有一场能胜于武乙的。最后,代表天神的侍从大败而输。武乙大笑着指向木偶说:“你虽身为天神,为什么还会输给我呢,你不配做天神!”说完便用手脚踢打木偶神像。(武乙古画像)

  不久,他又命人制作了一条皮袋子,袋子里面装满了兽血,然后让侍从把它挂在树枝上,而自己则搭上弓箭仰面便射,并且戏称之为“射天”。皮袋再结实也是皮袋,一箭便被射穿,兽血流出。武乙却手舞足蹈地大笑道:“天被我射了一个洞来!天被我射出一个洞来!”
  经过数次与巫师交锋,巫权大落,王权大升。不过很快,西方的旨方氏和羝方氏又合力攻商。武乙也快速地调集军队开往西部,战事也很快以武乙同志俘虏千余人而结束了。
  武乙三十四年,西方周部落的首领季历来朝,赐地三十里,美玉十块,马八匹。
  武乙三十五年,武乙兄弟在去黄河与渭河交汇处狩猎之时,不幸被暴雨中的雷电击中而亡,成为历史上最倒霉、死得最惨的帝王(一说武乙是死于战争)。*帝武乙死后,儿子太丁即位。太丁当政后,为了缓解四夷的威胁,对周边各部落方国采取了怀柔政策。但此时的西方,有一个诸侯国已经变得日益强大,它就是以后一直影响并最终灭亡殷商王朝的周部落。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4#
发表于 2010-11-10 23:29:19 |只看该作者
先周是活动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民族。
  周人的始祖相传为帝喾(黄帝的曾孙,尧的父亲)元配妃子姜原的儿子-弃。姜原是一个叫有邰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帝喾。结婚不久,由于姜原当时还是一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女,正处于所谓的叛逆时期,经常被拘束在宫廷之中难免会有所烦躁(不信关你一个月试试)。

  于是,她就趁人不注意,乔装打扮跑了出来。出宫没多久,她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山,便想去游玩一番。就在她爬到半山腰时,忽然发现前面有几双巨大的脚印,由于一时好奇也就忘记了恐惧。她便用自己的双脚去踩那几双大脚印,当她踩上之后,忽然感到身子猛然间晃动了一下,从此便和怀上了身孕一般,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身体也日益感到不舒服,然后过了不到半年便产下了一个男婴。

  姜原心想:结婚半年我就生下了孩子,外人肯定会对我说三道四的,再说这个孩子与那几双神秘的大脚印也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想到这些姜原有点害怕。由于帝喾忙于处理国事,也很少来看她,于是姜原便令侍女封锁了消息,准备把这个来路不祥的孩子丢弃掉。
  于是,她又装扮成侍女的样子把孩子带了出来。在一条人烟稀少的马路上,姜原趁没有人的时候,把男婴放在了马路中央,她想看看有没有人来抱养。但几个时辰过去了仍无人问津,更奇怪的是,很多牛马车从此路过时都躲开男婴走,男婴毫发未伤。

  姜原见状,便把男婴抱到别的地方继续丢弃。她又来到了不远处的山林中,但是山林中到处都是砍柴、打猎之人,无法丢弃。

  于是,她便又到了深山处的小溪旁。由于时值寒冬时节,溪面上冻了一层很厚的冰。姜原狠了狠心,把男婴放在了冰面之上。说也奇怪,姜原还没走几步,就看见一只大鸟展开翅膀向溪面飞来,很快便落到了男婴身旁,它用一只翅膀托起男婴,而用另一只翅膀厚厚的羽毛覆盖住了男婴的整个身体,来替他取暖。

  姜原联想到前两次丢弃不成,这一次又有神鸟来保护,看来这孩子一定有上天的庇护,将来一定会与众不同的。于是,她便打消掉了继续丢弃男婴的打算,暗中派人抚养他长大成人。由于当初要丢弃他,所以便给他起名叫作‘弃’。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5#
发表于 2010-11-10 23:29:51 |只看该作者
弃在儿时便有远大的志向。别的孩子都爱玩个石子、爬个树啊什么的,可他却一点都不喜欢,倒是整天研究种些什么豆子、麻一类的东西,你说奇怪不奇怪。也还别说,凡是经他经心种植的东西,都长得十分旺盛,并且结出不少果实。

  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现在,肯定会被人笑掉大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人有病呢!可是,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这种本领却是千金难买、万人敬仰的啊!

  由于儿时便有这种天赋,长大后,弃更加喜爱农耕之事。他并不像别人那样胡乱种植,他发现,把作物分行种植并在数行之间打上封垅后,更加便于灌溉与管理,而且结出的果实比原来更多更大!其他人见到之后也纷纷效仿,使得当年该地区的粮食得到了大丰收。

  不久,尧便从管理农业的大臣那里听说了其人其事。尧在与众人商议后,便决定提拔弃为管理农业种植与管理的农师。从此,天下的田地在种植与管理上有了秩序,除灾害之年外,必获丰收,百姓受益很大。接连数年,弃都得到了尧的嘉奖。

  后来,弃因功被尧封于邰,别号后稷,姓姬氏。
  夏朝末年,由于夏桀贪图享受,破坏德化,统治日益腐败。此时,姬氏的首领为不窟,他十分不满夏桀的所作所为。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他带领族人离开了世居的封地,向西迁移到了戎狄(西部少数民族)之地。
  商朝初年,他的孙子公刘被立为首领。虽然是在戎狄之地,公刘仍复修后稷之事,带领族人和当地百姓开垦土地,发展生产。生活稍微起色后,他有带人到渭水沿岸伐木建房。数年之后,使外出之人有了足够的路费与口粮,在家之人则衣食无忧。邻近之人听说后,于是也都纷纷搬到他周围来居住,周族的兴盛由此开始。(公刘古画像)
  公刘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部落里的几代首领都很平庸,在政治、经济上都没有什么作为,社会虽有发展但却不明显。

  直到公刘的九世孙古公澶父即位后,重新实施后稷和公刘的为政之道,积德行善,在臣民中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周地北边有一个实力稍强点的部落-薰育部落。薰育部落虽然说是个游牧部落,可也是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牧民经常在暗地里表示对首领的不满。在那个年代里,有吃的就等于有了一切,民以食为天嘛!但首领一时也没有好办法,谁叫咱生产力落后呢。然而,他也怕牧民们一时冲动群起而反之,把自己杀了来个改朝换代。想了好久,他终于决定去抢那个有吃有喝的周部落。在与众人商议够此方案以前所未有的高票全员通过,并且一个个都乐开了怀,笑开了花,就跟已经抢回来很多粮食似的!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6#
发表于 2010-11-10 23:30:30 |只看该作者
经过多日的准备,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刀枪棍棒,向周地逼来。很快,古公就得到了敌情的通报,说有大量薰育人来犯,古公何许人也,稍微沉思了片刻便对薰育人的来意猜了个八九成。他并没有着急让人去准备低御来犯之敌,而是命人把库存的粮食分成两份,留下足够自己吃的,其余的全部装入麻袋运往北部边境。
  正当薰育人准备大动干戈,拼命去抢的时候,边境的周人也做好了誓死抵抗的准备,眼看就要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事件,但古公的出现很快便化解了这一危机。古公赶在薰育人动手之前及时到达,而他身后紧紧跟随的却是很多担粮食。

  古公的这一举动令双方都很费解。薰育人不解的是,天下竟然还有这等好事,连手不用动人家就把东西给送来了,而且知道自己要的就是粮食;而周人不解的是,自己没动一刀一抢,这么多粮食就被自己尊敬的首领送给了别人,一时心有不忍。薰育人满载而归,而周人却气的不行。但由于是古公亲自做的,其他人也都不敢明说什么。
  可是有些事做起来是会上瘾的。薰育人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句话。

  不久,薰育人又一次大举来犯,人马比上一次更多,看来是有备而来啊。你不是不抵抗嘛,这回我准备连人带地一起要了。但是周人再也受不了了,丫丫的,看来这帮人还真没把我们放在眼里,上一次看在古公的面子上放了你们一马,你们还真得寸进尺了!兄弟们啊,抄家伙,打他丫的!

  等等!正当双方即将火拼的时候,又是及时雨古公赶到,再次制止了将要发生的流血事件。古公笑着对准备抵抗的周人说:“大家即然选择我为首领,那么,我就有义务为大家造福。现在薰育人再次进犯我家园,无非就是想要我的土地和人民而已(嘿嘿,你看说的这话多客气)。不管百姓们是属于我的,还是属于他们的,只要是大家能过的好,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呢?!(真大方)你们要是为了维护我的地位和尊严与他们作战,而作战就要有伤亡,这是我不想看到的!说完这些,古公就带着自己的家人和随从离开了这个地方,把它让给了薰育人。

  古公一行,渡过漆水、沮水,翻过重山峻岭,来到了岐山脚下的周原。

  古公便以地为名,定自己部落名号为周。不久,先前部落里的人打听到了古公的下落,便纷纷举家来投奔于他。

  由于岐山同样处于戎狄之地,其风俗与周人大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同大家一起生活,古公对当地人进行了移风移俗,以达到与之和谐共处。不久,又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种植作物,如何构筑房屋,以及怎样营建城郭。然后,又选出各级官吏,以便更好地管理部落。
  古公这一系列措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生活逐渐稳定。人们都争相歌颂他的美德,使周部落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此图为古公古画像)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7#
发表于 2010-11-10 23:30:56 |只看该作者
古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

后来,季历娶太任,生下了后来的周文王姬昌。据说,姬昌出生的那天,其屋金光四射,百鸟来贺!古公恰好也在场,就自言自语地说道:“难道兴盛我们部族的人,就是这个刚出生的小姬昌吗?”

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听到后,都认为自己的父亲有意要把首领的位子传给三弟季历,继而传给姬昌。

为了满足父亲的这一愿望,二人便偷偷地离开了部落,远走他乡,来到了当时还十分荒野的吴地。并在此纹身断发(估计这是史载最早的纹身吧),以示永不会去的决心!(下图为季历古画)

数年后,古公去世,季历继承首领之位。季历上任后,修德行义,发展生产,驱逐狄夷,还主动与中原的殷商王朝联姻,积极吸收先进文化,也以此加强与殷商王朝的政治关系。

前面说到,商帝太丁为了缓解四夷对商王朝的威胁,对他们采取了怀柔政策。真是无巧不成书,季历正好处在太丁时期。他利用太丁这一宽松的政策,趁机起兵征伐一直骚扰自己的一个叫余吾戎的部落,然后又向太丁献上了大量的战俘和其它战利品。太丁十分高兴,高兴之余,便封季历为西方的‘牧师’,即西方各部落方国的总伯长,专征权伐。

太丁希望季历能够帮助自己来稳定王朝的西部地区。但季历去把这一想法换成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又凭着自己的想法做了自己认为能做但实际上并不能做的事情。

于是,季历借机以权征伐互戎部,并迫使他归顺自己;不久,季历又出兵攻打翳徒戎部落,还自认为聪明地把该部落首领的人头送给了太丁。但他绝没有想到,这次,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一错误足以要了并且真的要了他的命。

季历的频繁出战本来就让太丁不放心,这下可好,两三年的功夫,你就把自己周边收拾的干干净净,是不是下一步就该准备收拾我了!其实季历并没有这个想法,但太丁就认为你有。这样一来季历就麻烦大了,真是有百嘴而说不清,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于是,不久后,季历便被太丁召到了商都。于是,季历被害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周地。于是,这样一位具有超长战略眼光的英雄便不明不白的死去了,真是多少有点可惜呀!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8#
发表于 2010-11-10 23:31:18 |只看该作者
帝太丁十一年,在杀掉季历没多久,太丁也离世了。太丁死后,其子帝乙即位,时为公元前1101年。帝乙时期,殷商王朝的国势犹如落入昔山的太阳,而淮河地区的部落们则如七八点钟的太阳,日益强大起来,开始为了自身的发展,聚到一块打起了共同的如意算盘--联合攻商。
帝乙九年,为了把祸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帝乙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主动发兵攻击叫嚷最厉害的岛夷、淮夷二部。但令帝乙同志十分生气的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前辈,一个叫孟方的小国挡住了帝乙同志的去路。好家伙,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你小子看来是不想混了。于是,帝乙同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帝乙同志的亲自指挥下,商军们一鼓作气,对孟方小国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半天时间就把它给摆平了。修整了两天后,帝乙一行又朝着淮河地开进。半月后,来到了淮水边上一个叫攸国的地方。攸侯几乎是率领全体臣民来欢迎帝乙一行,场面之壮观,在该国历史上那是前所未有啊!为什么呢,天子降临自己这样一个个小国,真可谓是百年不遇啊,既然让我给赶上了,那么我一定得好好表现一下。于是攸侯高兴地接待了帝乙和他的军队。
在痛快地吃喝了两天后,帝乙同志并没有忘记自己出来是干嘛的。于是,他让熟知该地环境的攸侯带人在前面带路,引领商军杀向岛夷、淮夷。经过数月的残酷战争,帝乙同志大胜而归。
帝乙十五年,东南沿海又有一些小部落不断骚扰殷商的边境地区,帝乙再次出兵,同样也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但是,帝乙同志的数次对外战争是不计成本的,数次出征大大消耗了殷商王朝的元气。
帝乙末年,帝乙在沫(即朝歌,今河南淇县)建一新城,把宗庙朝廷迁于此。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顺利成章地登上首领之位,并且还继承了他老爹“牧师”的封号,于是时人又多称其为西伯侯或西伯昌。姬昌上台以后,为了报杀父之血海深仇,曾经数次发动了对殷商王朝的战争,但后来的结局都是两个字-失败,鸡蛋碰石头,乞有胜利之说?庆幸的是殷商并没有追过来反咬一口。经过数日的深思,姬昌终于对自身的实力有了深刻的认识,打狗有余,打虎不足啊!相对于自己周边的那些小部落们,拜平它们自是绰绰有余,但要对付已经建国数百年的殷商王朝,以自己现在的水平,还差的远啊,瘦死的骆比马大啊!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59#
发表于 2010-11-10 23:31:42 |只看该作者
帝乙在位二十六年而亡。(帝乙古画像)
  按理说,帝王死前一般都会选择长子或者王后所生的嫡子来继承王位。但帝乙临死之前在这二者之间反复衡量了多次,最终决定把位子传给了自己喜爱的幼子-子受,也就是帝辛(后来的商纣王)。
  为什么呢,因为我国古代对于出身(相当于前些年的成份问题)一事向来看的很重,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但偏偏不巧的是,长子微子启的母亲,虽为妃子,可她出身抵贱,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儿子微子启的身份与地位,使他继承帝位的机率微乎其微。(纣王画像)
  反过来说子受,那可就大不一样了,母亲身为一国之后,自己又聪小深受父亲帝乙的喜欢,再加上自身的天赋,很快便赢得了帝乙同志的欢心!
  先来看一下帝辛同学的本事有多高啊!传说他年轻的时候),思维敏捷、智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抚梁换柱之力,这样的孩子谁说不是惹人喜欢啊!
  帝辛即位之初,殷商王朝真可谓是人才济济啊,前有老太傅商容、叔父比干与箕子,不久又有兄长微子启的顶力支持,朝中文武百官也都不是等闲之辈。这这些人的努力教育下,帝辛暗下决心,想要重新振兴殷商王朝,恢复殷商之盛世,以增先王之光。所以,帝辛在位初期,也曾励精图治,国内政治清明,除东南部的淮夷还时不时的骚扰之下外,一切也都相安无事。
  帝辛八年九月,他决定亲自去教训一下那个骚扰了父亲一生又来骚扰自己的淮夷,看它是否有三头六臂,为何先前几次征战就没把它给彻底打趴下呢!于是,经过半个月的准备(他也知道打仗不是儿戏,马虎不得),在祭败完天地神灵和宗庙后,身穿戎装的帝辛便带领大队人马向淮夷逼近。
  出四水关后,帝辛在黎邑(今河南浚县东)与其他诸侯会合,一起向目的地进发。不久,他们便来到了先前曾帮助过商军的攸国地界。
  攸侯还是那个攸侯,这回他更加高兴,二十年之内自己竟然能和两代君王混事,真是上天有眼,祖宗显灵啊!于是,攸侯又是带领众臣民列队欢迎帝辛一行,又是想千方设百计的向他们提供吃喝,满足他们的要求。完事后,攸侯又提前把淮夷部落的最新动向向帝辛同学做了详细的汇报。
  于是,商军再一次在攸候的带领下杀向了淮夷部落。哪知淮夷也已经提前探知到帝辛的来由以及所带军队的规模,早就闻风丧胆,逃的无影无踪(看来情报工作是很重要的啊)。
  在他们看来,自己也就是从殷商地界抢了点吃的喝的,以及平时的生活必须品,并没有惹下多大的乱子啊,你们何必又一次又一次地大老远的来攻打我呢?
  咳,经过先前几次与王师的对战,淮夷自知以自己的实力根本就不是商军的对手,不在一个层次之内啊!打,必败,无异于鸡蛋碰石头!那既然必败,那就干脆跑吧(看来当时的淮夷就已经把三十六中最实用的一计运用的得心应手了啊),打不过你但我跑的过你,留得青山在,我不怕没柴烧!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60#
发表于 2010-11-10 23:32:06 |只看该作者
于是聪明的淮夷便与帝辛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没有找到骚扰王朝多年的淮夷部落,帝辛并不甘心,毕竟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能空着手回去啊,面子上过不去啊,多少总得有点成就才行啊,要不然以后很难服重啊!
于是,他便把在追寻淮夷的路途中遇到的很多小部落当作了自己心中的淮夷,由于自己人多势众,以强凌弱,所以每战必胜,但却没有大的收获,还时常绞获的没有付出的多!
在山林河泽间转悠了个把月的帝辛同志,最终也没找寻到淮夷大部队的影子,由于先前出发时所带的粮草早以用完,老吃人家攸侯的他心里也过意不去。于是,无奈的帝辛同志不得不颁布班师回朝的决定。
但他并没有急于回去。先是在攸侯那里好好地修整了一番,又到攸国供奉历代商帝的宗庙进行祭拜,向先祖们展示自己的功绩--淮夷被我吓跑了,找都找不到,我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保卫了领土主权又没伤亡一兵一卒(说得比唱得都好听)。
把攸国吃得差不多了,帝辛也该走了。
于是,他依依不舍地走上了回朝的路上,令人难以至信的是,这一路竟然走了三个多月。你想啊,来的时候帝辛同志可是报着与淮夷决战的信念,是来展示天威的,当然得用上急行军的速度。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仗打不了了,但大好江山不能浪费了,得好好欣赏一番!于是,在归国途中,凡是遇到有好山好水的好地方,帝辛同志总是敞开心扉的游玩,真是大饱眼福啊!先前总是以为宫里边什么都有,好玩的地方也不少,原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啊!
就这样边走边玩,边玩边走。于是,至到第二年的阳春三月,百花盛开的季节,帝辛同志一行才好不容易地回到了朝歌城。
此次出征,帝辛同志收获颇丰:首先,一路的所见所闻使他大开了眼界,懂得了很多在深宫里学不到的东西,增长了不少见识!再者,淮夷的临阵逃亡,攻打众小部落的胜利,多少地增加了他的威望!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此次出征还滋生了另一样东西,那就帝辛同志那颗骄横与安逸享乐的心!
不久,他便深感朝歌城地方狭小,与自己这位当世明君的称号(一起善于奉迎的臣子对他的称呼)实在太不相符了,于是他命人拆掉外围城墙,大范围地向四周扩张,使都城紧紧靠拢着一座大山--朝歌山。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极至论坛 ( 粤ICP备11107863号 )

GMT+8, 2024-5-1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