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刀口十三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灌水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1#
发表于 2010-11-10 23:45:07 |只看该作者
周穆王死后,其子姬翳扈即位,是为周共王,时间为公元前922年。
由于穆王在位时间多达五十五年,所以共王即位之时的年龄肯定也小不了哪里去。
共王此时面对的都是父亲留下来的烂摊子,政治上一片混乱,君臣之间也不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大有停滞不前的意思;由于穆王的长期旅行,虽没花费地方上的钱财,但却耗费了大量国库的储备,使得国库空虚,无法正常维持其庞大的开支。
但是,在很多场合,周王室却又不得不为了面子而摆出天子的架子,对诸侯们进行大肆封赏。为了表明自己赏罚分明,周共王又不惜忍痛把都城之外那些直属周王室的大片土地分封奖赏给诸侯、大夫们,使得周王室可以直接支配的土地区域越来越少,实力大减。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也许是深受其父穆王一样,共王也时常外出去游玩一番。但是,共王并没有像他父亲那么疯狂,游玩区域仅限自己王朝之内。
一日,共王让密国(其地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国君密康公陪同自己去泾水那里游玩一下。天子号召没有不去的道理,于是就应召而往。
凑巧的是,此时正好也有三个当地的美女在河边嬉戏。令人惊讶的是,三人看见众人后不但不躲避,反而迎着共王等人走来。
美女谁不喜欢啊,但共王碍于颜面没有留下这三个姑娘,而是赏给了密康公。本来共王也只是象征性地让一下,让密康公再把三人反让给自己,以显示君王大度、君臣和谐。但密康公却被美色迷住了心窍,并没有考虑共王的心思,真的把三个美女给收下了。
密康公回国后,他母亲把三女的来历询问了一遍,密康公便把事情的大至经历说了一下。其母听完后立马让他把这三个美女重新送还给周共王。但是,密康公并没有听从老母之言,依旧固守己见。
真是应了那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久,周共王便找了个借口把密国给灭了,并且杀死了密康公,把他宫中所有的美女都占为己有。密康公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几位因女色而亡国的君主,真是红颜祸水啊!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2#
发表于 2010-11-10 23:45:34 |只看该作者
周共王在位二十三年而亡,其子姬僖(&)继其位。
他就是周懿王。
懿王元年(公元前899年),位于今天陕西华县境内的周朝的一个属国--郑国,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出现了一个神奇的天文现象--“天再旦”。
“天再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郑国这个地方,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的神秘景观。本来那天早晨(公元前899年4月2日5点48分)天已经慢慢地亮了,但是亮了一会忽然间又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无指。然后又过了几分钟天再次亮了起来。
据现在考证,这是一次日全食现象,这种现象千年都不一定遇到一次。
周懿王在位期间,由于懿王生性懦弱,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国势更加衰弱。
不久,受西戎侵扰的影响,懿王采取不抵抗政策。最终,软弱的周懿王决定迁都,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啊!走!于是,懿王不顾颜面地把都城迁到了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
周懿王迁都一事说明,周王朝的实力下降到了很低的地步,已经无法与一个强大的部落征战。周懿王在位八年而死。
懿王死后,按理说应当由他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姬()来当下一任君王。但姬()比他的父亲更加懦弱,还没有等他登基,王位就被他强悍的叔叔姬辟方夺得。
姬辟方就是周孝王。
孝王上台后,曾经为了复兴没落的周王朝也做了一些努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了恢复往昔强大的军力,孝王在西部的草原地带开辟了一个十分宽阔的场地,用来训养军马。他想组建一个属于周王朝自己的骑兵部队,以来抵御甚至反击那些令人头疼的游牧民族。
于是,孝王不惜重金来聘请善于养马高人。当地人都向周孝王推荐了赢非子。
赢非子也是个有来头的人,他的家族世代善长养马,他的先祖伯翳曾经因给帝舜训养牛马有功而被赐姓赢氏。非子接受任务后,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这些战马身上。经过一年的努力,非子把战马训养的又肥又壮,并且数量比原先还多了一倍。
孝王十分满意,达到了自己想要的预期效果。孝王这一高兴,便将秦地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封赏给了赢非子,让他附庸于周围的大国。你可不要小看这几十里的土地,这可是几百年后,大秦国一统天下的最早的资本。
但令人遗憾的是,心怀壮志的周孝王还没等施展自己的才华,就带着振兴周室的美好愿望离开了人世。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3#
发表于 2010-11-10 23:45:55 |只看该作者
周孝王死后,诸侯根据周礼的规定,重新拥立懿王之子,先太子姬()为王。
这就是周夷王。
夷王对于诸侯大臣们扶立自己做为天子的行为很是感激,为了表示自己对他们的尊重,夷王一改天子坐在朝堂之上接受诸侯臣子们朝拜之常礼,开始走下朝堂来与诸侯相见。夷王的这一举动,使得周天子的威严大大降低了。
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周进献琼玉,夷王不懂得欣赏,用这些琼玉祭祀了河神。
夷王三年,当时的齐国与邻近的纪国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矛盾。纪国之君纪侯来了个恶人先告状,跑到夷王面前去说齐国君主的坏话,纪侯知道夷王最怕诸侯威胁自己的王位,于是便诬告齐侯蔑视周王,正在招兵买马,准备攻打周王室。夷王听完后便怒从心生,由于一时情绪激动,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就下令把齐侯带到了周廷。紧接着便又召开了诸侯大会,当着各地诸侯的面把齐侯给放进盛有沸油的大鼎中烹煮了。通过这件事,周夷王把积藏在内心多年的委屈全部都发泄了出来,但他的这种作为却造成了齐国以后长期的混乱!
不久,被穆王迁移到太原的犬戎部落,此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开始与周王朝在边境地区打游击战。
夷王四年至六年,周军先后数次前去讨伐,但最终也没有把犬戎给打败。
夷王七年,周王室所在地遭受冰雹袭击,史料记载最大的冰雹有石磨一般大,也许这里面多少有夸张的一面。
周夷王后期,很多诸侯都不来周室朝拜,相互之间为了土地和人口而不断征战。
周夷王在位八年离世,其子姬胡继位。姬胡就是周厉王。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4#
发表于 2010-11-10 23:47:25 |只看该作者
周厉王即位不久,便有人想打周王朝的主意。
原来,先前臣服于周朝的噩国(今南阳东北一带),在看到周王室日益衰弱后,就想趁机脱离周王室的控制,并且还想慢慢侵食周朝边境的土地。后来,他们见周王室对自己的行动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便得了便宜又卖起乖来!很快,本不强大的噩国派出了大部分兵力前去攻打周王朝。
他们很会选择进攻目标--东都成周。于是,噩军在周室没有防范的情况下,一路杀向成周。
等到噩军进入国境百十里的时候,周厉王才得到这一情报。厉王顿时大怒,都打到家门口了,老虎不发威,你还真把我当成病猫了,妈的,打!
为了保护都城和王室,厉王从镐京地区调来了西六师,又从北方调来了殷八师。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样一来,周王室便在兵力上超过噩军。王室军队从西、北两个方向向成周地区集结,欲对深入周地的噩军形成包围夹击之势。最终,王师把噩军包了饺子,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这个带刺的饺子终于被王师吃掉了。这场战争以王师的大胜而告终。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厉王刚刚舒了一口气,将士们刚打扫完战场的时候,前方又传来了战报--淮夷来犯!
淮夷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千百年来基本上没怎么安分过,过上几十年不闹那么一回,便感觉缺点什么似的。
没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就准备准备开打吧!
厉王三年,厉王派诸侯虢公带兵去反击淮夷。但虢公的表现却令厉王大失所望,被淮夷打的满地找牙,最后带着少数残兵败将返回了成周。
一时间,淮夷气势更加嚣张,一路猛攻,再次打到了东都附近,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里。靠近成周后,淮夷并没有集于攻打城池,而是让一部分人留守军营,其余人等都放开手脚地去抢劫、去厮杀。
得知战况后,厉王又亲临一线战场,来指挥对淮夷的反击战。毕竟厉王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兵法还是略懂一二。
他暗中命一将领率一队人马渡过洛水,从备后偷袭淮夷。淮夷再厉害也是夷(少数民族部落),文化水平落后,军事理论更别提了,几乎是没有。于是,他们对于厉王这背后一刀一点防范都没有。
就是这一刀要了淮夷的老命,很快他们便招架不住,四散而逃。与此同时,厉王命运王师乘胜追击,最终彻底打败了淮夷,斩俘数百人。
周厉王组织、指挥的这几场都城保卫战,都以胜利而告终。它的胜利,使得周王室在军事上的实力有所恢复,令众多小诸侯国又重新归顺回来,对维护周王朝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5#
发表于 2010-11-10 23:47:49 |只看该作者
《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无庸质疑,周王朝境内所有的山川河流都归周天子拥有,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占有。名义上,平民百姓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其他的你也别就想了。
但是,由于面积太大、数量太多,周天子也一时顾及不来,所以边远地区的民众们便慢慢地把一些林泽开发出来使用。等到西周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原先的那些土地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大量的荒芜土地被贵族和平民给开垦出来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到后来,原本属于周王室的山川湖泊也被其他贵族所吞食。而此时的周王室,由于国库内存严重不足,但又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来应付战争和其他开支,便深感财力不支。
周厉王三十年,为了增加王室的财政收入,厉王起用了一位贪财但同时又善于理财的仁兄,让他在经济上进行改革,这位兄弟就是身为六卿之首的荣夷公。
上任后,荣夷公便把贵族和平民广泛私垦乱占土地的问题告诉了厉王。然后还建议厉王“专山川林泽之利”,也就是收回所有私自开垦的土地。如果这样一来,周王室每年都会得到一大批收入,维持王室的开支的正常花销应该是绰绰有余,剩下的还可以作为私用。
厉王听后大喜,对荣夷公马上表示同意。于是,厉王的诏令很快下发到了地方,天子收回所以的山地林泽,对其进行“专利”,不允许私人再上山砍柴打猎和捕食鱼虾。
此令一出,天下一片哗然。别说平民百姓了,首先诸侯贵族们就不答应啊!奥!我们辛辛苦苦地开垦这么多年,才刚刚收回成本,你说收回就收回了!
于是,很多上层人仕便上书厉王,要厉王取消这项诏令。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颜面,厉王一口给拒绝了。
此后,很多人都在背后说厉王的坏话,但都不敢直呼其名号,而是说什么那个昏君,那个暴君,那个挨千刀的一类的,反正是什么难听说什么。这些流言绯语厉王是一句都没听到,可是全部被他的一个重臣--大夫内(上加草字头)夫听到了。
为了平衡君臣和君民关系、减缓内外矛盾。他在喝了二两小酒壮胆之后,决定去面谏厉王。见到厉王后,他首先指出厉王任人不贤,进而又提到因此而引起的君臣、君民之间的矛盾。最后,这位大夫又引经据典,劝厉王不可与臣民争利,更不可独占天下之利,应该让利于民,这样天下才会和睦。
大道理讲了一通,厉王心里骂道:“天下和睦了,老子却被饿死了!”虽然心里不高兴,但是厉王脸上还是笑呵呵地表示接受。
接不接受是一回事,接受之后能不能实施又是一回事!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6#
发表于 2010-11-10 23:48:09 |只看该作者
“专利”的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
一年后,周厉王望着国库中那堆积如小山般的钱财,心里那个高兴劲甭提有多高了。还不忘荣夷公的功劳,赏了他很多财宝,并且提拔他为卿士(相当于丞相一职)。
但就在厉王得意之时,国人(当时把住在都城内的人称为国人,城外百姓称为野人)已经开始公开指责厉王的过失了。作为三公之一的召公(召穆公,名虎)听到百姓们的怨言后,连忙进城去进谏厉王。告诉厉王,百姓已经不能忍受他的“专利”了,都在议论他的过错,并再次劝他废除先前的诏令。厉王一向烦感别人对他说三道四,听召公这么一说,不光恼怒那些国人,更是把心中怒火先发在了召公身上。他把召公赶出了都城,撵回了封地。
不久,厉王听说卫国的巫师对平衡百姓的流言很是有一套自己的本事,便又从卫国调来了大量的巫师,让他们来监视百姓的一言一行。如果发现谁有对天子不利的言行,就立刻报告给厉王,厉王便派人把那人给杀掉。
为了讨好厉王,巫师们便四处散发爪牙刺探消息。而这些爪牙又趁机讹诈百姓,百姓如果不给他们保护费,他们便以诽谤罪上报厉王。从此,百姓们更加怨恨厉王。
在杀掉数人之后,厉王也初步得到了他所想要的结果“其谤鲜矣”,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少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了。
但令厉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措施还取得了另一成果:诸侯不朝。诸侯都不来朝拜了,不知道厉王心里是怎么想的,估计是有了钱什么都无所谓了吧!钱能通神,还有什么通不了的呢?!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7#
发表于 2010-11-10 23:48:26 |只看该作者
周厉王三十四年,在得知仍然有人在诽谤自己后,厉王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连坐。
连坐可不是连续让你坐着,这是一种新的刑罚,一人犯法,多人倒霉。不光是本人,就连家人邻居,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只要是他们认为跟他有点关系的都可以抓。反正祖宗已经创造出了那么多刑具,不用白不用!
果然不久,厉王的最终目的达到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国都内的百姓既使在道路遇到了熟人,也不敢打招呼,只是通过眼神来相互间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思。
当巫师们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厉王时,厉王是一阵狂笑,因为他终于做到了!于是,厉王立即把召公从封地招来,就“国人莫敢言”的结果对召公又是讽刺又是显摆地说了一大通,嘲笑召公先前所说之话。
召公听后,内心哭笑不得,但身为三公的他,为了大周朝的江中社稷还得给厉王上政治课,“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在这堂课上提出来的。召公认为,百姓的言论就如同河里的流水,要治水就要使河道疏通,这样才能使河水顺利流入海洋;同样的,治理百姓也要让他们尽情的讲出心中的话语,这样才能平息民怨,天下太平。如果山石等物堵住了河道,那么河水便会大量溢出,危害四方;那么,强行堵住百姓的言论,百姓就会更加不满,最终也会像冲动堤坝的大水,后果不堪设想!
上了半天政治课,人家厉王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与理会。
于是紧接着镐京地区便出现了历史上的一大奇观:百姓只要离开家门,那么就不再张口说话,没有人再敢去街市上摆摊做生意,两旁的店铺也都关门大吉,镐京城内一片萧条景象!
三年后,召公的话语不幸被言中。一部分国人实在是忍无可忍,在简单商议后,他们愤怒地拿起了棍棒,决定与厉王拼了,反正这样还不如死了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镐京城内的其他人等,在看见和听说这件事后,纷纷加入他们的队伍。人人手里都不缺家伙,木棍、农具等等,凡是顺手的东西就拿在手中。
一时间,群情激奋,怒火燃烧,他们如同火上爆发般地冲进王宫。打入宫门后,人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厉王,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呱,碎尸万段,食其肉饮其血!冲动的人们见人就打,很多连厉王的面都没见过的宫人也都冤死在国人的乱棍之下。
然而,他们翻遍了整个王宫也没有瞧见厉王的身影。原来,厉王事先已经得到了消息,在暴乱的国人还没冲进王宫之前,就已经带着几十个亲信逃走了。
厉王一行是马不停蹄,人不下鞍,真恨不得马儿都能长出八条腿来。他们是三步一回头,五步一翘首,难道是舍不得宫廷的荣华富贵?这样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上这个,他们是在看后面是否有乱民追赶,保命要紧啊!
经过数日的拼命奔跑后,厉王他们越过了黄河。后来在确保无人追踪后,厉王便放松了脚步,在一个叫彘(今山西霍县东北)的边境地区停了下来,不久,厉王感觉此地不错,便决定在此安定下来。
周厉王,做为周王朝第一个被赶出都城的君王,从此过上了漂泊流浪生活,成为后世人嘲笑的对象!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8#
发表于 2010-11-10 23:48:53 |只看该作者
为了避免平民的暴乱殃及到无辜年少的太子姬静,召公事先便派人到太子宫中,一旦出事,立马转移。于是,众人在乱民之前就把太子姬静安全转移到了召公家里。
果然不出召公所料,找不到厉王的国人便想到了父债子还的道理。于是,他们又向太子宫冲去。但令他们同样恼火的是,太子好象也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也是身无踪影。然而,在毒打了太子的侍从之后,他们还是得到了答案--太子被召公的人救走了!
于是,众人又都拥向了召公的住所,很快便把召公的住处围了个水泄不通,高呼交出太子的口号。
然而,此时的召公却变得十分无奈,虽然他先前曾多次向厉王进谏无果,才最终导致了如今的场面,按理说他应该十分痛恨厉王才对。但是他却恰恰相反,他不光一点都不怨恨厉王外,反而又揣摩起了交出太子后厉王的感受。他怕一旦自己交出太子,厉王再怀疑是自己因为记恨他而这么做得,厉王再怨恨自己。
在召公心中,虽然厉王逃出了宫廷,但依然是自己的君王,忠君爱国的思想在他脑子里已经根深谛固。
他在危急时刻,经过瞬间的思想斗争后,召公最终向怒火燃烧中的人群交出了一个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最喜爱的与太子年龄相当的幼子。
由于当时场面十分混乱,也不知道是谁控制不住愤怒,在没有验明正身的情况下,首先对这位“太子”动的手,一时间群起而殴之。等召公数分钟后再看这位爱子时,他已经没有了人的杨子,浑身上下一片血肉模糊,但他依然强忍住内心的疼痛,怕被别人看出破绽。
在发泄完怒火后,众人也都渐渐离开召公处,该干嘛干嘛去了,留下召公一人承受这无比沉重的痛苦。
爱子的死虽然令他十分伤心,但是能用他来保住太子,保住大周王朝的江山社稷,这也多少让他有所心慰。
厉王被国人赶了出去,“太子”也在人们心目中死去,但是国家没有人来治理又是不行的,人们也过不惯无政府状态的生活。于是,在众多诸侯臣子的商议下,最后决定由召公和周定公二人来共同执政,处理国家一切事务,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周召共和”的开始(也有说是一个叫共伯和的诸侯单独摄行政事),从这一年起,我国历史有了明确的纪年,此年为公元前841年。
经过二人精心的治理,大周王朝又逐渐地步入正轨,慢慢地唤发出往日的光辉。
这时的太子姬静,依然安全地生活在召公的府第上,衣食起居与常人无二,召公一是不想让他从小娇生惯养,培养他独立进行生活;再者是怕提高太子待遇会引起外人注意,世界越平静越好!后来,召公把隐藏太子一事告诉了周定公,周定公对召公的作为也大为感动,二人便商定一起教育这位年幼的太子,给他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备将来治国之用。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流亡在外的周厉王,在度过十四年艰苦屈辱的外漂生活后,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经过这十四年的恢复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有序,已经逐渐地消除了对厉王的仇恨。厉王的死讯传到镐京后,人们想要扶植正统王室成员继承王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召公和周定公见时机已经成熟,便趁机把太子姬静推了出来,并且向大家讲述了整个事情的来拢去脉。天下人对召公的做法很是佩服和感动。
于是,周召二公便与众诸侯臣子把太子姬静扶到王位之上。
姬静就是周宣王。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99#
发表于 2010-11-10 23:49:23 |只看该作者
由于宣王自幼目睹了其父厉王的暴政,深知其行为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又亲身经历了国人暴动的惨痛过程,再加上周、召二公的正确教导,初登王位的宣王希望通过自己的励精图治,以求重新振兴周王朝。
虽然经过周、召二公十四年的辛勤治理,把周王朝从死亡的边界给拉了回来,但现在的实力总体而言还是大不如从前。
从厉王后期到宣王上台这一期间,西北的戎狄部落,特别是其中的西戎,又开始不断地骚扰大周超的边界,杀人放火,掠夺财物。周、召二公当政期间,为了缓和国内的矛盾,二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施以仁政,休养生息,很少派兵去西伐。
宣王即位后,看到边境地区被外族骚扰的已经不成个样子,那里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有所不忍,便想要出兵进行征讨。
周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宣王结合地缘关系,命令大夫秦仲(秦非子之子,秦国国君)为将,让他统兵去征讨西戎。然而,周宣王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做为大夫的秦仲只是个文官,虽然说赢姓家族向来擅长养马,但擅长养马并不意味着他也擅长马上作战。
于是,秦仲此行的结果在出发前就已经有了定局。很快,秦仲率领的这些“肉包子”包括他自己,都进入了西戎这群“狼族”的肚子里。
秦仲全军覆没的消息快速地传到了周朝王廷和秦国。
秦仲死时已经在“小秦国”当了二十三年的国君,收获还是不小的,膝下拥有五子,都是丁当当的大汉。其中长子赢其也就是后来的秦庄公,庄公五兄弟对于父亲的战死很是愤怒,一心想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此怨恨。
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周宣王得知他们这一想法后,便把这兄弟五人召入宫中。又充分利用自己的上下嘴唇,一步步把五兄弟引入自己设置的圈套里面。
首先,宣王向五兄弟表示,对他们父亲的战死也是相当的悲痛和无奈,然后又对秦仲在世时的功绩添油加醋的进行了一阵表彰,向五兄弟表露出自己很是欣赏他们的父亲。等到把双方关系拉笼到一定程度后,宣王又话锋一转,把一切一切的罪过全都推到了西戎身上,说西戎是如何如何的欺人太甚,如何如何的残忍把秦仲给杀死的又添枝加叶地说了一番。最后,看火侯差不多了,就刺激性地问五兄弟有没有胆量带兵出征西戎,替父报仇。
周宣王就是周宣王,拐了几个圈子,最终还是落到了正题上--让他们替自己带兵出征西戎。
年轻人的情绪本来就容易激动,再加上宣王的这一番激将,很快便进入了他的圈套,纷纷请命表示愿意出征作战。
这次出征并没有向先前那样急于出兵,而是先进行了两个月的紧张训练。对于这次行动,宣王不但在精神上支持,而且还在物质上也给予了足够的支持,给了庄公兄弟七千人马和大量的钱财粮草。
集训完后,宣王任命赢其为帅,其余四兄弟为将,率领这七千人马杀向西戎。仇人相见,份外眼红,不顾一切地向前杀去,周军将士深受感染,顿时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把西戎杀了个大败,西戎首领带着少数人马向西逃亡。
见到凯旋的大军,宣王很是高兴。当即宣布赢其为秦国新君,并且把西戎以及先前被它们占领的其它土地一并都赏给了秦国。不久,宣王又封秦庄公为周王朝的西垂大夫。
通过此次征战,使秦国的土地和人口第一次有了大规模的扩充,使其与周王室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加深,这就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
威望
1927
注册时间
2005-12-4
积分
1928
帖子
1864
100#
发表于 2010-11-10 23:49:43 |只看该作者
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不知是宣王脑子临时一热还是怎么地,反正是萌发了亲征的念头。
但是,那些文臣武将们为了他的安危着想,都劝他在家坐镇指挥即可,你说打谁咱就打谁还不行吗?不行,宣王就像倔强的小牛犊,认准的事情就是死抓不放。最后,双方都妥协一步,决定宣王去攻伐西戎。
因为西戎在先前的那次战争中已经被打垮,伤了元气,已经没有什么能力能对周军构成威胁,征伐西戎那是万无一失啊!
就这样,在大臣尹吉甫的陪同下,宣王一行从镐京一直打到彭衙(今陕西澄城西北)。但令人可笑的是,这一路上宣王他们也没碰见什么像样的游牧骑兵,都是一些放牧的牧民,根本用不着你动手,人家见了你牲畜都不要了,撒丫子就跑。
此时,尹吉甫向宣王建议,先让自己带领部分骑兵轻装前进,去侦察一下西戎的情况,宣王表示许可。于是,尹吉甫派骑兵四处去侦察西戎的下落,一天后终于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尹吉甫是相当聪明的,他并没有立马率军杀过去,因为西戎人还没有发现他们,而尹吉甫又怕西戎再有露网之鱼,便准备到了晚上再包他们饺子。于是,就在西戎人们都在熟睡的时候,周军如同天兵而降,杀了个西戎措手不及。西戎没有防备,边战边退,一直被尹吉甫追打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附近才罢休。虽然没有彻底消灭西戎,但三五十年他们是成不了气候的!
这次突袭的成功,使周军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车马牛羊什么都有。这样一来,让宣王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打胜仗有这么多好处,开始寻找战争的理由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他忘了,那可都是胜仗,即使那样,自己就没有损失么,难道就没有人马伤亡浪费财力!前几年秦仲的全军覆没都不记得了么,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所以说,战争不是儿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不久,宣王又得到了淮夷来犯的战报,他想都没想,一个字--打!这次,在召公的再三劝说下,宣王控制住了他那颗澎湃的心,没有亲征。而是命令召公为周军的统帅,以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为将,出兵反击淮夷,自己就在京城等着清点战利品了。
召公率领王师一路沿淮水东行,很多小方国见到强大的王师后,都纷纷加入进来。淮夷探知到周军人强马壮,深知自己不是周军的对手,便立即派人向召公请和,顺便带去了给王师的大量贡品。
召公见淮夷一来确实老实了,二来他们也上了不少贡品,于是就搬师回朝了。宣王见了那么多贡品,也就没有说些什么。
诸侯见宣王对内修政修德,对外平定叛乱与骚扰,便又到来朝拜周宣王。周王朝迎来了又一次但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的兴盛,史称“宣王中兴”。
但是,“宣王中兴”为时过短,在历史间段也就是昙花一现!
人在江湖,江湖却没有关于我的传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极至论坛 ( 粤ICP备11107863号 )

GMT+8, 2024-5-22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