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2:23

几年之后,帝辛不知乱了哪根筋,忽然间又想起了那个敢于在他面前玩“躲猫猫”的淮夷。真是想起一出又一出,纣王又它们对自己的愚弄(在帝辛同志看来,躲猫猫就是愚弄他),心中又生起了无比的怨恨,这次他决定先发制人。就在淮夷众人按部就班地工作之时,危险已经悄悄地向他们走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然是淮夷人的生活主旋律。但很快这种生活将会被无情地打断,而且很难再恢复过来。果然被帝辛同志给猜对了,当王师的先头部队冲到淮夷部落中时,淮夷人并没有防备,而且很多人还都不知道发现了什么事情。于是,很多人便在稀里糊涂中被杀死。预期效果也和帝辛先生估计的差不多,淮人大部被杀,少数人逃人深山老林中藏匿。最终,商军以绝对胜利者的姿势赢得了这场本来就不在一个层次的战争。商军归国时带来了很多的战俘与奴隶,为商都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壮大了当地的农业和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殷商的社会经济。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的提高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生活水平。帝辛把这一切都视为“中兴”气象。一切的一切,使帝辛对于自身的价值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贤明君主做成的事情,我也能够做成。于是,帝辛从此以后开始在大臣面前变得越来越自信起来。然而,过多的自信往往又会变成另一种情况--刚愎自用!文武双全的帝乙,渐渐地认为天底下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了。有些大臣看到帝辛同志的变化,便进言劝谏他几句。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帝辛不理你那套,并且凭借着自己的才思敏捷和博学多识,把那位进僵的大臣驳的是无言以对。从此,面对形势一片大好的大好江山,帝辛开始了贪图享乐,追求起了奢侈的生活。不久,帝辛让他的叔叔箕子(因最初被封于箕地,而以地为名,其地在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陪宴,箕子见帝辛原来使用的雕花竹筷换成了象牙筷,便暗中叹息道:现在用象牙做的筷子,一定还想用玉石做的杯子;得到了玉石做的杯子,还想得到远方的那些珍奇古怪之物,来供自己享受,车马宫廷的日益讲究就会从此开始,再也无法振作了。事后,箕子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帝辛,想让他以身作责,勤俭为国,但帝辛同志却以一笑了之,大大伤害了箕子的自尊心。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2:47

不幸的是,箕子所想之事很快便成为了现实。
帝辛开始嗜酒成性,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由于原配姜后年老色衰,帝辛便又寻得能歌善舞的妲己为妃,并且对她宠爱有佳,唯妲己之言是从。
毕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有个七情六欲的再所难免。
为了满足二人的欲望,帝辛命令宫中乐师创作淫荡之曲,又让宫中舞女学跳轻浮的‘北里之舞’。
渐渐的,妲己对于宫中的住所已经有所厌恶,开始怂拥帝辛建造高大而华丽的游玩住所,那就是著名的摘星楼。为建此楼,帝辛命人把天下能搜寻的到的奇石美玉全部搜罗到手,然后用这些美玉奇石来装饰这座高楼。摘星楼上,梁雕窗镂,墙上画满了精美绝伦的壁画。
不久,帝辛又筑起了同样高大但相对空旷的鹿台和钜桥,用来装填天下钱粮。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又增加天下赋税,加大对平民和奴隶的剥削。
这期间,帝辛有让人四处去寻找狗马奇物,以来充斥后宫。整日只知逐鸡斗狗,饮酒观舞。
这些东西玩的时间长了,二人也日益烦闷,便又在一处叫作沙丘的地方修建起了一座豪华的苑园。广置珍奇异兽于其中,又在里面修建了一座大池子,池中盛满了香气扑鼻的美酒。谁若在其中游玩,假若技术不好的话,不淹死也得醉死在里面。酒池不远处便是有名的‘肉林’,帝辛命人在林中的树枝上,挂满了熟肉,又让许多年轻男女赤身裸体在林中打闹,以博取二人的欢笑!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3:13

正当帝辛同志忙于享乐的时候,西方周部落的首领姬昌,也没有闲着。他可不是向帝辛那样贪图玩乐,而是忙于国事,具体一点就是为了复先父之仇。
为了使周族尽快地振兴、强大起来,姬昌效法先祖公刘和古公,对臣民施以仁政。身为部落首领的姬昌决定以身作责,勤于国事,仁爱百姓,注重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所以,数年之后,周地的社会经济便有了明显的发展。
此外,继昌还礼贤下士,广泛搜络天下奇人,常常不吃饭就接见所来投奔之人,所以,很多德才兼备之士因此多归顺于他。散宜生、太颠、闳夭、辛甲大夫等人,都是在这一期间投奔姬昌的。就连身在数千里之外的伯夷、叔齐二人,都不惜花费数年,翻千山、渡百河地来寻找姬昌这位当世明主。
有了众能人异士的辅助,再加上姬昌自身的努力,周部落便很快强盛起来。
但此时,姬昌仍然感觉似乎还缺少点什么--对了,一个可以统领全局并能为之出谋划策的人。很快,姬昌便在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与这位先生不期而遇。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3:35

古人,尤其是上古之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占卜。通过占卜,可以知道这件事情能否成功以及其他事项。
所以,一次西伯侯姬昌外出狩猎,也按例占卜了一番,看看这次出兽之凶吉以及猎物的多少。
占卜的结果是为大吉,但猎物的情况却不甚明了。是什么猎物,上面显示也说不清楚,所谓非禽非兽,而是能兴盛周部落的人。
于是乎,西伯昌便斋戒三日,于第三天沐浴更衣,与众人去山林中狩这位神秘的“猎物”。众人行走半日也没遇见什么所谓的高人、能人,就在众人劝说西伯昌回宫的时候,西伯昌发现了一个在渭水边钓鱼的奇怪老头。
西伯昌便主动上前与他攀谈,高手间的谈话往往是很短的,寥寥数语之后,西伯昌便被该人的气质与思维所折服。于是,他便大笑着说道:“我的先祖太公曾经说过,会有圣贤之人来辅助周族,周族然后才会彻底兴盛起来,难道您就是那个人吗?我的先祖太公已经盼望您好久了!”
西伯昌于是称老翁为“太公望”。然后很有礼貌地把老翁请上了自己的马车,让他回去辅助周族、指导自己。回去不久,西伯昌又拜这位老翁为师,而后又封其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这个老头是谁呢,能让堂堂西伯侯如此用心。原来,他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足智多谋的,后来帮助文王兴周、武王灭纣的西周开国第一功臣--姜尚、姜子牙。
姜尚,东海上(今临泉县姜寨镇)人。他的先祖曾在帝舜时期做过官,后来又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舜、禹之极被封于吕,故后人又称之为吕尚、吕公望。
由于几百年来分支的无穷增加,姜尚这一支传到他这儿已经和平民老百姓差不多了(这一点和三国时期的刘备颇为相似)。
据说,年轻时的姜尚博学多闻,曾在殷商朝廷里任职。后因帝辛无道,便弃之而去。后来为了生计,他也曾当街卖过米、面,还开过酒馆(这一段《封神演义》对此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罗嗦了),虽然生活方面屡遭打击,但其报国之志却从来没有漠灭过。
花甲之后的姜尚,听说西伯侯精于国政,并且又爱民如子,便离开朝歌,起身前往西岐。
很快,他就打听出了西伯侯经常狩猎的地方,于是,他便在渭水岸边的清幽之处建了几座茅庐,准备等待时机与西伯昌相见。功夫不怕有心人,果然不久,西伯侯一行又来到此地狩猎,两人促膝而谈,简洁数语便说道了西伯昌的心里去了,深得西伯昌之心。西伯昌终于找到这位志同道合而又雄才大略的人,心中喜悦之情意于言表。很快便拜其为相,以来帮助自己兴周灭纣!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3:56

随着帝辛的进一步沉沦,百姓的负担也日益加重。一时间,弄得天下怨道,民不聊生,诸侯叛离。
为了威慑天下诸侯百姓,帝辛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很多人就是前扑后继的来闹事,使得帝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别急,就在帝辛同志一愁莫展的时候,美女妲己及时出现,马上为老公帝辛想出了一个从来不敢想也想不到的注意--炮烙。
炮烙,这一惨灭人伦的刑罚,把人用铜链子绑在巨大的铜柱之上,然后用大火燃烧铜柱,一点点地把人的衣服、皮肉烫化,直至把骨头都化为灰烬为止。
于是,有些不幸的仁兄,在帝辛身前身后再次评击帝辛同志时,被帝辛抓来当作了试验品,这一试不要紧,众人都被这一灭绝人性的刑罚所震撼,被这一残忍的场景所惊呆!有些兄弟见好就收,即然老大动了真格的,咱也没必要拿自己的性命与他叫劲,反正江山社稷是你家的,你爱咋咋地去吧,我还懒得多管闲事呢!
几次炮烙之后,效果很明显,诸侯百姓都安分老实了,帝辛同志开心地笑了。但是帝辛同志错了,老实安分并不代表天下太平无事了,而是在悄悄的酝酿着一场巨变。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然而,历史最终选择了前者。
有了妲己之后,帝辛便一心宠爱妲己,但天长日久之后,帝辛对妲己也产生了视觉疲劳。于是,帝辛又开始寻找新欢,以来满足自己不同的口味。
不久,他看上了身为殷商三公之一的九侯之女,九侯也很快明白了帝辛同志的意思,于是,他在帝辛还没开口之前便主动地把女儿送到了宫中。
九侯心中也在暗暗地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通过这次与帝辛的联姻,来进一步地巩固自己和整个家族在商王朝中的地位。女儿进宫了,九侯长长地舒了口气,这辈子终于可以衣食无忧了,以后等着自己的将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
但是很快,九侯便会发现,自己这盘算盘打得并不如意,并且还因此弄得自己身首异处,连累家中三族也陪之而去。
为什么呢,因为九侯只知道自己女儿长得漂亮,但他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女儿的性格喜好!
九侯之女,或许是还年幼,或许是典型的内向型性格,总之就是三个字,“不喜淫”,这一招可将了帝辛的军。
噢!我本来找美女进宫来就是来取乐的,你这到好,愣是一下都不让动,而且还爱答不理的,这帝辛同志哪能受得了啊!
于是,二人在经过三番五次的较量之后,帝辛同志彻底的怒了,后果很严重!于是,盛怒之下的帝辛失手杀死了九侯之女。
清醒之后,他又怕九侯得到消息后会起兵来反叛自己。于是,帝辛同志便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九侯也骗到宫中预以杀害。
杀了你就杀了吧,帝辛好像对九侯给自己献上这个不伦不类的女儿,也是十分的闹火,要不是你主动把女儿送入宫中,哪有今天这种事情。你看,这又成为人家的错误了。于是,为了惩罚九侯的这种犯贱的行为,帝辛下令,把九侯之尸剁成肉酱,真是惨无人道啊!
有一诸侯看不惯便在下面说了几句公道话,但还是被帝辛的耳目给探知到。这位兄弟的下场比九侯也好不到哪儿去,你不是为他说公道话吗,我也把你剁成肉片,你们俩下去一块说去吧!
于是,诸侯中再无一人感谈论帝辛之事,人人自危,社会一片混乱!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4:18

西伯侯姬昌闻得此事后,悄悄地叹了口气。但就是这样,还是被帝辛的一个宠臣--崇侯虎探听到。
崇侯虎向来心高气傲,瞧不起姬昌。以为姬昌只不过是方邦小国之主,凭什么当作殷商王朝的三公之一。
并且,他先前也早就听说姬昌在封地内做了很多行善积德之事,以此来收买周人之心,使得周边诸侯纷纷投靠了他。
想到这些,崇先生不免心中有所恼火。于是,他便趁机向帝辛打姬昌的小报告.
他对帝辛说道:“小人听说西伯侯姬昌在他的封地内大肆收买人心,使得本属于我大商王朝的很多小国都离商归周了。陛下如果再不至止的话,天长日久之后,恐怕对我大商江山不利啊!”
虽说此话对姬昌极为不利,但也却是事实。然而,此时的姬昌却在自己的封地内兢兢业业的治理国家。
帝辛猛一听崇侯虎说出此事,多少还是有点吃惊与害怕的,毕竟君国天下不是儿戏。
于是,帝辛便听从崇侯虎之言,一道诏令便把姬昌从西岐召到了朝歌。
通过先前许多事情都证明,姬昌此次入朝,十有八九要出事情,真可谓是凶多吉少。不光别人知道这些道理,推演八卦的高手,姬昌姬先生,恐怕已经早就料到会有此事。
然而,此时的姬昌还没有强大到从正面与商王朝抗衡,不去又怕帝辛有所怀疑,一旦引起战火,那么自己和先辈们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于是,姬昌决定身入虎穴一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临行前,他把政事统统委托给了丞相姜尚,军队事宜委托给了南宫括等人。然后,自己只带着几个随从,跟随殷商来使入商见驾。
可悲的是,别说帝辛了,姬昌连朝歌城的门楼都没看见,就直接被送到玖里(今河南汤阴县境内)给关押了起来。
由于姬昌临行时有言在先,七年之内,不管自己的情况如何,谁都不许私自或派人去朝歌求见帝辛!所以,当众人听说西伯侯姬昌被关押后,也都十分着急,但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听从了姬昌之言,把心中的怒火强压了下去。
既然不能去救西伯侯,那么只有按照他的吩咐,认真治国治军,争取早日超过殷商。
所以,在丞相姜尚的一至领导下,众臣子继续广施恩惠于百姓,社会经济也持续有效地向前大踏步的发展。
所以,在西伯昌被关押的这几年里,周国的综合国力不降反升,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4:40

好不容易等到第七年,西岐一干人等都坐不住了。姜尚、闳夭、太颠等人早就知晓帝辛同志好色好玩,男人嘛,差不多都好这口。
于是,他们把先前已经预备好的东西都集中到了一起。都有些什么呢?有从伊尹老家有莘氏那里寻得的一名绝色美女(这是必不可少的),有从靠近戎狄之地的骊山发现的一匹身上长有五彩花纹的宝马,还有在有熊氏境内得到的九只四不像。然后,经过充分准备的闳夭同志,便带领着这些人马珠宝和众人的期望向朝歌进发了。
来到朝歌后,闳夭同志并没有急于求见帝辛,反正姬昌老爷子已经被关押了七年了,也不在乎这一两天。于是他去拜访了一个人,一个在帝辛面前说话很管用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费大夫费仲。
费先生是个见钱眼开的人,谁能跟钱过不去呢,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好说。于是,在闳夭同志用大量钱财的猛砸下,费先生决定第二天去帝辛面前为姬昌求情开脱。
于是次日,费仲便进宫向帝辛禀告了西岐特使闳夭一行的来意,而且信守承诺地为姬昌说了很多好话。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有七年了,帝辛同志也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早把先前的气,消的一干二净。在费先生三寸不烂之舌的努力下,帝辛同志决定见一见西岐来使。
闳夭得知帝辛要召见自己后,便把所带之物全部奉上。他知道帝辛同志的本性,所以让有莘氏的大美女第一个出场,然后再是宝马、四不像等物。
当美女轻轻入殿后,闳夭心里便也轻轻地舒了口气,这事十有八九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答案都在帝辛同志眼睛和脸上写着呢,目瞪口呆,好像一不留神眼珠子都能飞出来围着美女转一圈。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帝辛终于回过神来,便大笑着对闳夭说:“有这一个美女就够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奇物呢!”
于是,便痛痛快快地把姬昌从玖里放了出来,不仅保留了他的爵位,而且还赐于他弓箭斧铆,让他专管征伐。
数年后,帝辛将为他的这一伟大的决定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专管征伐,这是多么大的权力啊!你造反叛乱,我可以平定你;我看你不顺眼,说你想造反,也可以去平定消灭你!
于是,帝辛亲手把为他自己挖坟墓的铁锹交给了姬昌,他相信,姬昌老兄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事实后来证明确实如此!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5:00

姬昌不光是一个推演八卦的高手,而且还是一个善于脑子的聪明人。
回去没多久,他便做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事情,他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洛河西部的大片肥沃土地,无偿地献给了帝辛。
都说见钱眼开,帝辛同志见了这么多的土地,也有点眼开了。他把姬昌的这一举动看作是对自己的服输,这样一来,他就正中了姬昌的下怀。姬昌就是用这些土地来迷惑帝辛的,让他通过此事来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通过此事,姬昌还有一大收获,这个才是他最终所想要的,那就是--人心。
土地有价人心无价,它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它是最终决定土地归属权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于是,这样一来,既使帝辛降低了对自己的怀疑,使得西岐获得了十余年的安定发展空间;再者,诸侯们也被姬昌的这种以德报怨的做法所感动,纷纷加入了以姬昌为首的反商阵营。
帝辛安心地笑了。姬昌也同样笑了,等着吧,先给你个甜枣吃,早晚会给你一棍子的!
自此,帝辛变得更加昏庸,再加上费先生与恶来同志二位仁兄的大力帮助,使得众诸侯大臣对帝辛越来越害怕,相互间日益疏远,信任度也日渐降低,有些诸侯干脆不来朝拜了。
回到西岐后的姬昌,听从了姜尚等人的建议,做了一些虚假的表演。
他表面上对殷商王朝服服贴贴,整日与人游山玩水,并且在国都内建造玉门,筑灵台,列侍女,撞钟击鼓,婉然一副享乐腐化的样子。但却在暗地里,更加积极地修善修德,大力发展生产。于是,越来越多的诸侯在帝辛的迫害下投归西岐。诸侯间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也都不去殷商,而是去找西伯昌,让他来作理论,很多危机在姬昌的调解下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虞地(今山西平陆县)和内地(今山西内城)的交界处,有一处地方先前就没有划清楚界线,后来两地人为了争夺土地发生了多次群殴。于是,有人想到了西伯昌,便拉众人去到西岐找姬昌评论。
但是,进入周地不久,他们便都脸红了起来,并且一至决定不必再继续往前走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原来,当一行人来到周地后,发现了一个再于他们来说是个奇怪的现象,在地里耕作的农民都相互谦让地界,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的百姓都十分尊敬老人。
于是,他们都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惭愧,相互间还说道,他们所争斗的,都是周人所不耻的,若要再去找西伯侯,那只能是自取其辱了!于是,双方握手言和,结伴而归。回去后,都把自己原先认为的地界往后退了一大步,不久这块相让的土地成了双方的友谊之路!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5:23

此后,周边的大小诸侯部落都纷纷归顺西岐。
于是不久,姬昌便顺天应人,开始称王(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把当时的帝辛称作纣王,其实这一称号是后人强加给帝辛的,意为残义损善之君主)。于是,姬昌便借助帝辛给予的征伐之权,开始明正言顺地征讨那些不识实务者。
文王二年,发兵攻打犬戎部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解决了这一游牧民族对自己西部地区的威胁,为什么不是彻底解决呢,因为犬戎部落不是一般的部落,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只要你不彻底的消灭它,过一段时间它就会重新变得强大起来,继续骚扰你,在以后的整个西周王朝历史中,它一直没有安分过,最后还竟然把西周王朝给灭了,这是后话!
次年,又攻打密须国(在今甘肃灵台县一带),进一步缓解了自身北部地区的后顾之忧。文王四年,姬昌又先后征伐饥、黎等小国。通过这几次征战,既拉练了部队,又在战略上对殷商都城朝歌构成了威胁。
其实,就在姬昌开始攻伐犬戎起,帝辛便不断地受到忠直大臣的劝谏。但帝辛同志毕竟是帝辛同志,依然我行我素,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全当你没说!叔父比干,进谏数次,不听!贤相商容多次谏说,罢官为民!
当等到姬昌灭掉饥国后,同为殷商贵族的祖伊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姬昌的势力发展的那么快,都快要打到自家那一亩三分地里来了。心想,再不出兵制止,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家江山,于是,祖伊便火急寥寥地找到了帝辛同志,开口就说道:“上天是不是要结束我大商王朝的命运啊,不管是从百姓所做之事,还是从大龟上占卜得出的结论,都显示出我大商没有好的兆头。不是我们的祖先不抚恤他们的后代,而是帝王您荒淫过度,不遵循王道常法,自绝于先帝,所以上天才会丢弃了我们,使祖宗不能安食供奉,如今,天下的百姓们,没有不希望大商朝早绝的,都在说,上天为何不降下神威,让外人(姬昌)征伐到此呢?"
没有想到的是,帝辛却笑着问道:“难道我的命不是上天给的吗,他们的所作所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帝辛的一句话,令祖伊先生苦笑不得,他踉踉跄跄地走下大殿,口中不由自主地说道:“不可劝,不可劝了!”
由于帝辛的淫乱,以至于神无人拜,庙无人祭,盗贼日起,整个商王朝开始混乱起来!
文王五年,姬昌又发兵征伐邗国(今河南沁阳县),第六年,讨伐崇国(今河南崇县),杀死了崇国国君崇侯虎,终于报了七年的囚禁之仇!
为了更好地征伐东方各国,也为了灭殷商做好战略上的准备,不久,姬昌把都城由岐山脚下的周原迁到了沣水西岸的丰邑。
但是就在这时,一代明君,壮志未绸的周文王姬昌,带着心中无限的遗憾,驾鹤西去了!后葬于毕(陕西长安县与咸阳一带)。周文王一生为了兴周灭纣,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使周部落迅速崛起,为推翻殷商王朝的统治垫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囚禁玖里期间,他又利用自己平生所学的阴阳学说,整理并编写了《周易》这一奇书,将先前《易经》里的伏羲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成为后世测人、测事影响深远的一部圣书!

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11-10 23:36:13

由于文王长子伯益考英年早逝,故由次子姬发即王位,这就是后来八百年大周朝的开国之君--周武王。
武王听从文王遗命,拜姜尚为仲父,并兼丞相与军师,以周公旦为主要辅政大臣,继承文王未完成之大业--兴周灭纣!
武王九年,为了拉拢诸侯之心,武王姬发在毕地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文王之礼。同时,为了察看各诸侯国对讨伐商朝的态度以及检验军队的战备情况,武王又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境内)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阅兵--盟津观兵!
当时,“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由于武王身感自己的威信还不够高,便把老爸重新搬了出来,他自称太子姬发,而把文王的牌位供奉在了大军之中的马车上。于是,靠着父亲的威望,开始巡视诸侯军队并训话。
便对各路诸侯说道:“此次征讨商朝,并不是我自己的主意,是受了文王的遗命(这事谁都知道)。”又对手下的诸将领说道:“如今粮草已经准备妥当,其他诸侯也前来与我结盟。可由于我年少无知,全凭借着先父的选贤任能,治国有方,才有我今天的地位。如果谁能在这次征战中立下大功,我将对他进行重赏,封妻荫子,代代相传!”
于是,有了武王的口头承诺,将士们顿时士气高涨!大军开拔,挥师东进,向朝歌进发。
武王乘坐战船渡黄河,但却在行到河中央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怪事。不知识河中之鱼看到武王过于兴奋了还是怎么地,一条大白鱼跳进了武王的座船里。武王惊讶之后,俯身双手捧起白鱼,对着上天拜了三拜,又把白鱼放入了河中。
等到众人上了岸,武王的营帐刚刚扎建起来,忽然天上有像火一样的东西落下来,当到达武王营帐顶部时又变成了乌鸦。更令人惊讶的是,乌鸦全身都是赤红色的,而它的叫声又响彻云霄。
八百诸侯都一至认为,武王可以伐商了。但武王联想到刚才的两件怪事,认为这是上天不愿亡商的意思。便对诸侯说道:“你们都不知道上天的意思,现在还不可以伐商。”于是,武王和众诸侯率领各自的部队归国了。
“八百诸侯会盟津”,是武王一次灭商的实战演练和动员,通过这次大阅兵,确定了武王姬发做为联盟盟主的地位!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灌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