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3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惟英教授?一个令中国人发抖的名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6-10 10:11:31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br /><br />张惟英SB教授?一个令中国人发抖的名字
北京圣人张惟英女士,佼佼者也,身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
在最近一次政协会议上,张惟英女士提出了一个令中国人发抖的立法建议———“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
“人口准入”?若非报刊白纸黑字的呈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来,只听说过猪肉的准入、纺织品的准入、零售业(服务业)的准入,却第一次听说还有公民在自己的国土上涉及“准入”。甚者,此“准入”将作为法律草案提交北京市政府,更让人惊诧的是,据张惟英女士述“市政府同意我的观点,我们的观点基本相同。”
对于自己雄心勃勃的立法建议的理由,张惟英女士是格外愤慨———
1)“这些人(外地人)素质比较低,长期没有工作后,往往会铤而走险,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安定因素。北京城市发展并不太需要这些人”
2)“事实上,北京很多管理混乱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些人(外地人)造成的,比如说收废品、恶意乞讨的,他们的存在确实损害了北京市民的生活”
而其实,关于张惟英女士的理由,上世纪的德国##有更彻底的解决方案————1938年11月9日的“水晶之夜”,希特勒的党卫军、冲锋队也是由于犹太人(许多都拥有德国国籍)“贪婪、肮脏”的理由,将犹太人准入到了集中营的焚化炉(而关于焚化炉的“最后解决方案”中,##的内部文件中还强调:只能劝慰 “是去洗澡”。而非公然立法)。
看来,张惟英女士的理由是有很深历史渊源,非一朝一夕之想!
可又存疑问———为什么张惟英女士的理由,只是针对“素质比较低,长期没有工作;收废品、恶意乞讨”的外地人?为什么对李自成、毛泽东这样的大人物却不要求北京准入证?(前者不过是陕西放羊娃;后者,也只是湖南的农民)
难道仅是时间逻辑的不可逆?!
当然不是!
身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的张惟英女士,只是不屑“那些素质比较低,长期没有工作;收废品、恶意乞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贱民!
至于她,当然是有着雅利安人一般的高贵政治血统!
而所幸,作为21世纪文明世界的一员、作为被张惟英女士歧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贱民,我们也能看到“二战”后,构成保障人权底限的三份基础性法律文件:《世界人权宣言》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后两个公约,中国政府已经签署,尚待人大常委会批准。)
《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三条第一项的规约: 人人有权在国境内的自由迁徙和居住;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第二部分第二条规定,人的权利“不得有例如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分。”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序言部分规定,政府“必须保障使人可以享有其经济、社会及文化的权利”
三个保障人权底限的法律文件中,都反复强调一点———“人类享有免于恐惧和匮乏的自由。”
那么,作为拥有代议职能的政协委员张惟英女士,却人为制造阶级分化、散布地域歧视、辱骂中国人、鼓吹政府采纳因户籍身份而必须隔离的言论,就应当追究政治责任。(作为代议机关一员的张惟英女士,享有在政协会议上的一切言论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但,这仅指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兹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提请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罢免张惟英女士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资格,并报请北京市政协批准。
看到所谓的专家张SB教授的提案,我先是讶异,继而悲哀,然后便愤怒若狂。天啊,北京!天啊,中国!这就是所谓的专家!这就是所谓的精英!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现实!!
  关于人权,我们抛开不说;关于歧视,我们暂且不理;因为这些,这些专家说,那是美国的概念和标准,与我们的国情不符。
  那么,我们就说说法律吧。庄严的宪法神圣地赋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由的权利,但现在,非精英的国民却连北京都不能去了;行政许可法规范了政府的行为,但这部新生的法典却被专家和政府扔进了垃圾桶。准入证?又一个新名词诞生了!可这个新名词严重地践踏了伟大而神圣的宪法,残暴地强奸了行政许可法。难道象外国人所说的,我们国家的法律都只是书架法律?都只是放在书架上装饰的,而不是用来约束和规范社会秩序的?难道专家的意见大于法律?这是多么可笑可悲的事情啊。
  我们再说说平等吧,虽然谈论这个词对国人来说是多么滑稽和奢侈的行为。但我还是要说:北京,不只是属于精英的,而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属于13亿中华儿女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权利!为了自己享受,为了独占资源,为了有个良好的环境,就要把别的公民赶出北京,这是人类的行为吗?这是丑陋的、无耻的、自私的、卑鄙的畜生行为!这和南非、以色列的种族隔离政策有什么不同吗?没有!历史上,我们深受歧视所带来的深重灾难,现实中,我们被不平等的政策残酷折磨。可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喉舌,向来都唱高调,主张平等,并痛批美国的黑人深受歧视。可是,黑人的被歧视也只是民间的行为,政府的一切制度、政策都保持了平等和公平,并竭力保护黑人的权利。可我们的国家呢?我们的专家呢?准入证这样荒唐的歧视性政策却堂而皇之地成为政府的制度!!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你看,张SB的理由是多么的冠冕堂皇:外地人素质低、资源被占用、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等等。天啊,一个专家,所谓的精英居然为了给北京人一个清静的环境而残酷地驱赶同是中国公民的中华了孙,剥夺了他们进入北京的资格!纳税的时候为什么不说他们是非精英不用纳税?打仗的时候为什么不说他们是非精英不用卖命?这个社会,不只是由精英构成的!!张SB这样的专家,太可怕了。
  如果北京真的实行准入制度,那么让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沈阳等城市也实行同样的政策,来个准入制吧。那样就可以把非精英排除在城市之外,那样,精英们就可以享受一个安静优雅的城市环境了。到时候中等城市、地级市、县城也来个准入制,那是何等热闹哦。
  可是,我要提醒张SB教授,小心这些非精英“强行进入北京”,用枪炮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Rank: 2

金钱
0
威望
52
注册时间
2005-1-13
积分
52
帖子
49
2#
发表于 2005-6-10 10:21:11 |只看该作者
<br /><br />看来有些人学得再多,也提高不了自己修养!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0
威望
5840
注册时间
2004-7-7
积分
5850
帖子
5361
3#
发表于 2005-6-10 10:51:32 |只看该作者
<br /><br />关注到这位教授还是因为他最近宣称要求限制外地人进入北京,来看看他是否适
合适合生活在北京。

士生导师从1994到2004年只检索到“3篇文章”,来看看。

------------------------------------------------------------------

1、“城市中间人群”的形成及意义

【作者】 张惟英.
【刊名】 城市问题 2001年02期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光盘号】 SOCI0106

2、【篇名】 中国“社会中间人群”的特点与社会稳定

【作者】 张惟英.
【刊名】 理论前沿 2002年23期 编辑部Email
“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关键词】 “社会中间人群”. 特点. 社会作用.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伴随社会转型和市场转型,形成和凸现了
“社会中间人群”,他们将成为未来我国社会结构的主流,对于防止两极分化,削
减社会张力,促进社会稳定更具积极意义。

3、【篇名】 中国“社会中间人群”的特点与社会稳定 CAJ原文下载 PDF原文下


【作者】 张惟英.
【刊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年01期 编辑部Email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100872.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中间人群. 社会稳定.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伴随社会转型出现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变
化。其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中间人群”的形成和凸现。社会中间人群的存在 ,有
效地防止了社会两极分化 ,极大地减轻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摩擦和利益碰
撞 ,削减了社会张力。社会中间人群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在中国未
来的发展中 ,社会中间人群将会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力量
【光盘号】 ELAW0304

----------------------------------------------------------
似乎是典型的一稿多投,看看每篇文章的内容吧,3篇有2篇名称完全相同,故只
在两篇中做个比较,以下是选摘的一部分
-----------------------------------------------------------

一: 中国“社会中间人群”的特点与社会稳定
张惟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收稿日期:2002-07-24
作者简介:张惟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央社院第九期民主党派干
部培训班学员。
摘要: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伴随社会转型出现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变化。其
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中间人群”的形成和凸现。社会中间人群的存在,有效地防
止了社会两极分化,极大地减轻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摩擦和利益碰撞,削减
了社会张力。社会中间人群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
中,社会中间人群将会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力量。
关键词:中国社会中间人群;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19(2003)0
1-0069-042
003年2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Feb.,2003第1期(总第119期)
JOURNALOFTHECENTRALINSTITUTEOFSOCIA
LISMNo.1(Gel.119)

中国“社会中间人群”是当前经济学和社会学界讨论研究中争论颇多的一个概念,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社会中间人群作为一个相对稳
定的群体,他们的未来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高
科技时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很大一部分会来自于社会中间人群。这一群体的
形成与扩大,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作用,使得对“社会中间人群”的研究不
仅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具有更为现实的政策意义。

西方新中间阶级的形成及特点人类对社会中间人群的研究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亚里士多德就对此作过精辟的研究。他指出,一个只
有利于社会极富者的政策必然会导致社会极贫者的不满和反对,反之,一个只有利
于社会极贫者的政策也必然会招致社会极富者的不满和抵制。而一个保证社会中
产阶级利益的政策,则不仅使社会极富者易于接受,也使社会极贫者不致反对。因
此,他认为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结构是最具稳定性的社会结构。亚氏的理
论对现代西方社会阶层理论影响极大,堪称西方“新中间阶级论”的始祖。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下,西方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经
济持续增长长达数十年。在这种条件下,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大众生
活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的种种深刻变化,都令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望尘莫及。
而社会结构的变化,则集中体现为“新中间阶层”即来自非体力劳动职业的、相
对高教育程度的人群的出现。

二: 城市中间人群”的形成及意义

张惟英 

 “城市中间人群”是当前经济学和社会学界讨论研究中争论颇多的一个概念,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城市中间人群作为一个相对稳
定的群体, 他们的未来与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WTO的临近,信
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高科技时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很大一部分会来自于城市
中间人群。这一群体的形成与扩大,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作用,使得对“城
市中间人群”的研究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具有更为现实
的政策意义。 
 一、人类对“城市中间人群”的探讨 
 人类对城市中间人群的研究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
亚里士多德就对此作过精辟的研究。他指出,一个只有利于社会极富者的政策必
然会导致社会极贫者的不满和反对,反之,一个只有利于社会极贫者的政策也必然
会招致社会极富者的不满和抵制。而一个保证社会中产阶级利益的政策,则不仅
使社会极富者易于接受,也使社会极贫者不致反对。因此,他认为一个两头小、中
间大的社会结构是最具稳定性的社会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下,西方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经济持续增长长达数十年。在这种条件下,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大众
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的种种深刻变化,都令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望尘莫
及。而社会结构的变化,则集中体现为“新中间阶层”即来自非体力劳动职业的、
相对高教育程度的人群的出现。
(23·总第100期城市问题2001年第2期 经社问题)

----------------------------------------------------------------------

到这里答案已经揭晓。典型的一稿多投。01、02、03年各投一次。一个教授、博
士生导师从1994到2004年只检索到“3篇文章”,看来只是一篇。

她该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学术成果和学术道德,不是去想怎么建立“外地人准入北
京”的制度。

回首前尘自远,萍踪万虑俱忘。功名富贵霎时忙,走马花灯一样。美酒三杯沉醉,白云一枕清凉。何当蓬莱可翱翔,早渡洪波浊浪。

Rank: 2

金钱
0
威望
92
注册时间
2004-11-10
积分
92
帖子
84
4#
发表于 2005-6-10 10:58:29 |只看该作者
<br /><br />真不愧为刀口大侠,真是字字说到点子上了。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0
威望
5840
注册时间
2004-7-7
积分
5850
帖子
5361
5#
发表于 2005-6-10 10:59:48 |只看该作者
<br /><br />张教授的提案背后浓缩了太多的社会问题,有很多方家已经说得够多的了。我不想再说。我要说的是,这几年来,由于贫富悬殊的加剧,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几个阶层,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的学者专家中,一直没有人公开出来宣布他是代表富人或精英阶层的,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民服务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标志,谁也不敢逾越。富人和精英在任何社会里人数毕竟是不多的。
  
  根据政治学的常识,任何一个阶级或者阶层,在政治领域里都需要代理人并获得一定话语权。张惟英教授的“准入”制度代表了一些那些阶层?我不敢乱说。
  
  感谢张惟英教授,终于把一部分人的心声讲了出来,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同志关系”,而是已经有等级制度了。

回首前尘自远,萍踪万虑俱忘。功名富贵霎时忙,走马花灯一样。美酒三杯沉醉,白云一枕清凉。何当蓬莱可翱翔,早渡洪波浊浪。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0
威望
5840
注册时间
2004-7-7
积分
5850
帖子
5361
6#
发表于 2005-6-10 11:14:50 |只看该作者
<br /><br />提议看来冠冕堂皇,还用了可持续发展等最为时髦的词汇,却忽略了宪法基本的平等精神,印证了历史有时会倒退的理论。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难道北京是北京人的首都?难道中国公民进入自己国家的首都还要先申请准入?“人口准入制”的实质是“人口甄别制”。提案将中国人分成了北京人和外地人,并对外地人给予“素质低下”评价,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这与美国白人对黑人曾经的种族歧视政策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一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法制和市场气息的社会里,劳动力的流动与配置主要受市场因素制约,而不是过多地受到人为干预。具体到个人,在不同地区间流动意味着在实现自己的人身权、就业权等各项生存权利,这种权利谁也不能随意剥夺。
    我们总想用最省力的方法制定政策。这些人并不知道,好的法律和政策是所有各方面利益博弈妥协的结果。动用国家权力限制和隔离是最缺乏智慧的管理。

回首前尘自远,萍踪万虑俱忘。功名富贵霎时忙,走马花灯一样。美酒三杯沉醉,白云一枕清凉。何当蓬莱可翱翔,早渡洪波浊浪。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0
威望
5840
注册时间
2004-7-7
积分
5850
帖子
5361
7#
发表于 2005-6-10 11:18:07 |只看该作者
<br /><br />  "北京很多管理混乱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些人造成的,比如说收废品、恶意乞讨的,他们的存在确实损害了北京市民的生活。"说实话,我真不敢相信这种话竟然出自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之口!请问张教授:哪一个国家会把收废品的人当成"损害市民生活"的累赘?职业不分贵贱,他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他们合法经营,不偷不抢,何罪之有?况且,他们还为城市的环保与资源再生默默地作贡献,想不到在张教授眼中,他们竟然成了罪人!
  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只有政治人物、文化名流、商界奇才等精英分子,而没有建筑工、管道工、环卫工、废品收回者甚至是乞丐等下层人物。甚至是张教授一家,也不可能个个都是大学教授吧?!张教授家下水道不通了,恐怕也不会亲自动手疏通吧?
  北京成为"人口准入制"的始作俑者,请问张教授:上海、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能否也"见贤思齐"紧随其后呢?这是毫无疑问的,北京有自己理由,其他城市同样也有各自的借口。如果各个城市都"割据"成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对"低素质者"关起大门,那么宪法中规定国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还如何实现?过亿失地农民的出路何在?到时恐怕像张教授这么高素质的人要去其他城市也没那么容易哦。
  说到底,我们要搞清楚,首都是谁的首都,城市到底是谁的城市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在某些仍旧用传统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眼光看问题的人看来,首都是北京人的首都,城市是有城市户口者的城市,如果这种想法成立,那么农村是不是也可以不让城市扩张,不把农副产品提供给城市呢?我相信,无论某些"地主"的论调多么"高尚",逻辑多么"缜密",筑垒围城、闭门造车都是与自由开放的精神相悖的。

回首前尘自远,萍踪万虑俱忘。功名富贵霎时忙,走马花灯一样。美酒三杯沉醉,白云一枕清凉。何当蓬莱可翱翔,早渡洪波浊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极至论坛 ( 粤ICP备11107863号 )

GMT+8, 2024-5-3 03:39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