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 发表于 2011-5-3 14:22:06

南极基本情况介绍(转载)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7:13 编辑 <br /><br />
已经有科学家建议,可以将南极较小的冰山拖到干旱的地区,融化以提供淡水;目前已记录的最大的冰山长335公里,宽97公里,超过比利时整个国家的面积。南极尽管有这么多的水资源,但它却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大陆。南极大陆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55毫米,大陆中部地区年降水量仅5毫米,南极点的降水量为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因此被称作“白色沙漠”。南极又是地球上的寒极,南极大陆的平均气温要比北极低,在夏季南极高原的平均气温为零下40摄氏度,冬季为零下68摄氏度;地球上有记录的最低气温就发生在南极,为零下89.3摄氏度,是于1983年7月21日在前苏联的东方站测得的。南极还被称为“世界的风级”,在南极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相当于8级大风,阵风可达到40-50米/秒,而12级的飓风也不过33米/秒。南极最强的飓风发生在1972年,风速达到91米/秒,这么强的飓风在地球其他地方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南极大陆的形态像一个逗号,以南极点为中心,向东75度偏移,尾巴甩向西北。整个南极多山脉、岛屿,南极点海拔3800米,冰层厚2000米。南极大陆的最高峰-----文森峰海拔高度为5140米,位于西南极洲。
    南极,这片地球上人类最后发现的大陆,一直以来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即便是科技手段如此先进的二十一世纪,关于南极的种种神秘仍然有待人类去发掘。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他们认为,为了平衡地球北部如此密集的大陆,地球南端势必存在一块质量相当大的大陆——到18世纪开始不断征服着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湍急的洋流,一步一步推进人类发现南极历史的水手们,他们所代表的正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大自然及自身极限的挑战。
    南极大陆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按世界上现有的采矿设备可开采200年)、煤矿,另外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和大陆架,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南极的动物主要有企鹅、飞鸟、海豹、海狮、鲸、磷虾等。其中企鹅和磷虾数量惊人,企鹅约有一亿多只,磷虾有近四十多亿吨。在南极这片洪荒之地,某些特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充分显示出物种的极强适应性,在南极极端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地繁衍生息。任何观看过法国导演吕克·雅克特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的观众,都会被影片中那些身处极限环境仍然坚忍不拔的企鹅爸爸妈妈们所感动,南极并不是一片寂静的死地,生命的各种形式在这样的特殊环境里都是奇迹。
南极磷虾



小玲 发表于 2011-5-3 14:25:01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7:13 编辑 <br /><br />即便是地衣这种在地球上其它地方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植物,在南极也有它的特殊之处。科学家发现南极地衣可能是地球上最耐寒的植物,在实验室里,即便在零下198度的超低温下,南极地衣依然能够成长;它的秘诀就是生长极其缓慢,每年也许只有一天的生长活跃期,也就是说,一株几厘米高的南极地衣很可能是非常古老的生物了。南极洲区域生存着大量食物性资源,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磷虾。冰雪覆盖的海面下生活着小小的鳞虾。整个冬天它们都待在这里,在这几个一片漆黑的月份里,它们靠吃从冰层上刮擦下来的海藻活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还会收缩身体,把自己恢复到幼年时期的样子。磷虾是南极食物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每年数量众多的巨大的座头鲸长途跋涉数千公里,从热带水域的聚食地来到这里捕猎,他们捕食的磷虾可以让他们支持到下一年的捕食季。伴随着早期南极的探险活动,鲸鱼、海豹、海象成为某些探险家巨大付出的经济补偿。据统计从1784到1822年,就有数千万只的海豹被捕杀,使南极海豹几近灭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捕杀者中有部分也同时是最早的一批南极科学家,他们在捕杀海豹的空档进行着科研活动。当然现在的南极动物已经受到南极条约的保护,绝不允许捕杀。
南极长城站附近的地衣




小玲 发表于 2011-5-3 14:25:41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7:13 编辑 <br /><br />南极被称为地球上“七大洲”之一,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所有。在20世纪的头五十年,曾经有七个国家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分别是英国(1908)、新西兰(1923)、法国(1924)、澳大利亚(1933)、挪威(1939)、智利(1940)、阿根廷(1943)。美国和前苏联虽然没有提出对南极的主权要求,但是保留将来提出主权要求的权利。这些主权要求大部分依据“扇形理论”,导致这些国家的主权要求有很多重叠,在20世纪冷战时期,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国际局势的紧张。
     1957-1958年,国际科学界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高层大气和极地研究活动,史称1957/58国际地球物理年(IGY),活动中参与国在很多全球性的问题上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在这次活动之后,各国感觉这种合作精神和南极的和平利用精神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因此,IGY的12个参与国于1959年在美国的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该条约于1961年生效。
    《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包括南纬60°以南的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条约虽只有短短的14条,但却成为自此之后协调南极事物的根基。她的主要原则包括:和平利用南极,禁止军事活动(但为支持科研活动的除外),科学调查的自由,科学计划、人员和信息的定期交流,在条约有效期内搁置主权问题,不接受新的主权要求,禁止核试验和倾倒放射性物质,在南极区域航行的船只要接受条约国任命的观察员的检查等。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南极条约》的主要参与国又先后达成了若干项具体的协议,与《南极条约》一起构成了调整南极地区各种活动的规范体系,使得南极成为地球上唯一是通过国际条约形式来管理的大陆,也充分显示了人类在调解自身活动时展现的无限智慧。
    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南极在政治、经济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科考站,现在已有近44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近90个考察站。
    南极远离人类居住的大陆,且又是处在四周全是大洋包围的冰雪世界,如何保障建立在南极的科考站正常运转,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实力以及各国科考站的规模大小,主要是以船舶运输为主,个别有实力或是距离较近的国家也有以飞机作为保障平台,架起大陆与南极科考站之间的联系钮带。但由于飞机所载货物数量有限,真正的后勤保障的主体主要还是以船舶为主,特别是在运送各个科考站的生命血液————极地油料时,船舶更是无法替代的交通工具。船舶在抵达科考站附近后,根据区域的不同情况,有的科考站条件比较优越,大型船舶可以直接靠上岸边的码头进行物资的卸运工作,这是最方便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种,主要有美国和法国的南极科考站在采用;还有的是小艇和飞机的组合利用,如我国二站特别是中山站主要的卸运手段;还有有条件根据每次任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卸运手段,如澳大利亚戴维斯站早期在陆缘冰上进行重型设备的运输以及铺设油管进行船站之间的油料卸运,等下航次时小型或是食品等的物料卸运时运用直升飞机进行;而俄罗斯在运送物资、油料方面主要运用的是直升飞机。

妙如 发表于 2011-6-29 15:39:36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7:13 编辑 <br /><br />了解的非常多。什么时候我也能去到这地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极基本情况介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