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至论坛

标题: 最经典的谎言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benny    时间: 2005-10-24 14:51:52     标题: 最经典的谎言集锦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最经典的谎言集锦
模范生:这次考试又砸啦!
时装店老板:太合身啦,简直就是给你定做的。
校长:(早会)我再简单地说一句……
医生:打这个针一点都不痛。
摄影师:你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新娘。
飞机机长:乘客们,飞机发生了很小的问题。
餐厅服务员:菜马上就来。
影视新星:我希望大家认同我的演技,而不是外貌。
老板:我们公司是属于所有职员的。
老师:明天的考试很简单。~
微软:Windows下一个版本的功能会更加强大。
电影学院:我们并不以貌取人。
足协:我们一定严肃处理黑哨事件。
韩国队:中国队是一支很有实力的球队。
国家队主教练:我很有信心将中国队带到世界杯16强。
学生:明天无论如何得看书了
无聊网虫:我发誓今天真的不浏览
情人:我会和她离婚的
情妇:你知道,我看上的不是你的钱
老板:我肯定会给你加薪的
股评家:该只股票近期内将强劲反弹
布什:我要帮他们实现.
布莱尔:我们代表的是正义
小泉:我们只有自卫队,我们没有野心
萨哈夫:局势已尽在伊军掌握
拉登:为.捐躯,真主会安抚你们的灵魂


作者: 小猪猪    时间: 2005-10-24 14:52:50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果然经典


作者: 野猪    时间: 2005-10-24 16:09:26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事实


作者: benny    时间: 2005-10-25 12:51:19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电视上经常有这样的对白的。


作者: benny    时间: 2005-10-25 12:51:20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电视上经常有这样的对白的。


作者: benny    时间: 2005-10-25 12:51:20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电视上经常有这样的对白的。


作者: 蜗牛    时间: 2010-2-1 10:55:35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
下面引用由benny发表的内容:
最经典的谎言集锦
模范生:这次考试又砸啦!
时装店老板:太合身啦,简直就是给你定做的。
校长:(早会)我再简单地说一句……
医生:打这个针一点都不痛。
摄影师:你是我见过的最...

里面有我听过的,也有我说过的~~~哈哈


作者: 笨笨    时间: 2010-2-1 13:53:41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任何事都是相对的吧~


作者: 小玲    时间: 2010-2-2 14:48:43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这些话原来是谎言?那我也常说谎咯????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2-24 09:03:35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16 编辑 <br /><br />诺曼底登陆是一场战略性的大陆两栖登陆战,完全不同于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间的岛屿登陆战,只要登上滩头就意味着胜利。由于大陆纵深比较大,即使登上滩头,防守一方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调来后备部队,组织反击,将登陆一方赶下海。在意大利的萨勒诺和安齐奥,德军就是凭借着快速的反应,迅捷的机动,坚决的反击,将登陆的盟军压制在狭小的登陆滩头,若非盟军强大的海空支援,就连弹丸之地的滩头都守不住。而在法国的德军无论反应力、战斗力都胜过在意大利的德军,加上法国的铁路、公路交通都比意大利发达,盟军当然很
  清楚将会遭到怎样的抵抗。所以诺曼底登陆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登陆的最初两周里,顶住德军的反击,建立起统一巩固的登陆场。但是盟军在占领大港口之前,单凭登陆滩头的人工港,只能运送12—15个师,其中装甲师1—2个,并保障这些部队的粮、油、弹的补给。反观德军,虽然在诺曼底只布署了6个师,但在三天里就可以从各地调来25—30个师,其中装甲师7—8个投入反击。这样大的兵力对比劣势,盟军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换句话说,只有阻止德军的增援到达诺曼底,才有取胜的可能。为达到阻止德军增援这一目的,盟军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利用强大的空军全面轰炸法国西北部的铁路、公路目标,封锁通往诺曼底的交通,使德军增援不能到达。另一方面则是展开战略欺骗和伪装,使德军统帅部相信,在诺曼底登陆之后,还会有另一场更大的登陆,所以不把援军调往诺曼底。——这场战略欺骗,就是诺曼底登陆中最隐密的部分,直到五十年后解密的档案中也只公开了其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后人只能去作一些推测和想象。
  1943年12月,由盟军最高司令部副参谋长摩根中将提议,制订相关的欺骗和保密措施,以确保登陆的成功。这项计划代号为“杰伊”,该计划的参与机构包括:英国军事情报局、特别行动局、反情报局、双十字委员会、政治战执行处、美国战略情报局(即中央情报局的前身)、联邦调查局,以及盟军陆、海、空三军情报部。核心部门是英国伦敦监督处,该处办公地址在丘吉尔战时内阁所在地大乔治街2号,主要负责制订和实施战略性的欺骗、侦察行动,并协调英国与盟国情报机关共同组织重大的行动。现在则成为诺曼底登陆中战略欺骗的组织机构。该处的格言是机智、狡猾和精致,徽章是半人半羊的农牧神萨图恩的雕像,萨图恩是古罗马神话中专门兴风作浪的小精灵。现任处长是英国陆军中校约翰·比万,他的绰号是诈骗总管。虽然他职务和军衔不高,却拥有很大权限,甚至有时丘吉尔、罗斯福都要遵照他的要求安排活动或发表声明。
  这场战略欺骗,范围之大,构思之妙,难度之高,都令人难以想象。1944年1月,“杰伊”计划改称“卫士”计划。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各种途径,诱使德军分散在欧洲各地,从而使德军在法国,尤其是诺曼底地区的守军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要使德军统帅部相信,诺曼底登陆只是一场佯攻,目的就是诱使德军过早投入后备部队,从而为下一次更大规模的主攻创造条件。后一个目的就是“卫士”计划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个内容不能直接落入德军之手,而是要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颠来倒去,以间接方式,让德军费了好大的气力才获得那么一星半点,然后再根据这么点线索,去分析、推理、归纳,得出符合盟军希望的错误结论。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听取了比万的计划后,写下“我喜欢这一切”的批示,并派最高司令部的欺骗专家“特殊手段委员会”主任美国陆军上校怀尔德全力协助比万。
  为了达到“卫士”计划的第一个目的,即分散德军的目的,比万在南欧实施了“齐柏林”计划:1944年初,苏军已逼近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匈都预感到德国败局已定,于是派出密使与英、美接触,秘密商讨投降事宜。但是英国的广播、报纸却在有意无意中透露了双方的秘密。德国不能容忍在南欧出现叛徒,于是决定出兵占领匈牙利。但当时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上,战况非常紧张根本无法抽出部队;在南翼意大利的安齐奥海滩激战正酣,也无兵可抽。最后只好从法国抽出3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于1944年3月19日占领匈牙利全境,把匈牙利首相卡利关入了集中营。罗马尼亚被吓住了,中止了同英美的秘密接触。这样,德国虽然控制住了南欧的局势,却在法国失去了4个师的精锐部队。
  在北欧,比万组织了“北方坚忍”计划。1944年1月,比万访问苏联,与苏联情报机关联手制造进攻挪威、瑞典的假象。英国在苏格兰爱丁堡建立了实际并不存在的第4集团军群司令部,同苏军类似的虚假司令部沟通了无线电联系。德军凭借其出色的无线电侦听和定位技术,很快测出了这个假集团军群司令部的位置,还派出飞机进行轰炸。英军还对驻苏格兰的部队下发极地地区发动机保养手册,补充滑雪板等严寒地区装备,进行滑雪训练。大有将要在北欧作战的模样。而且英国的BBC广播电台对挪威、瑞典的广播中要求两国的百姓进行防空准备,并尽量多储备食物、燃料、药品等必需品。这些措施,使德军在挪威和瑞典部署了13个师,其中1个装甲师,以应付盟军的进攻。这13个师直到战争结束都没离开挪威和瑞典。
  在东线苏德战场,苏军更是积极配合,在1944年6月之前,不发动新的进攻,只是把部队频繁调动,使得德军无法判明苏军的企图,不敢轻易抽出兵力。而在诺曼底登陆后,苏军一连发动卡累利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三次大规模进攻战役,牢牢吸引住东线德军。
  “卫士”计划的第二个目的也就是最关键的目的,就是要使德军相信诺曼底登陆只不过是一场为了过早消耗其后备部队的佯攻。可是稍有军事常识的人只要发现在诺曼底登陆的第一梯队有8个师的规模时,就足以肯定这是主攻。而比万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创造出奇迹来,即使不能使德军相信的话,也至少要扰乱德军的判断,尽量拖延德军作出正确结论的时间。为此,比万设计了多达几十项的附属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银计划”:在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虚构了番号为美国第一集团军群的部队。首先由三百多报务员伪装成集团军、军、师、团、营之间无线电通讯,严格按照同级别单位的日常通讯量进行联络,并在多佛尔设立假司令部,使用大功率电台与各下属部队联系,甚至真正的登陆部队第21集团军群司令部的部分命令也先通过电话传递到多佛尔的假司令部,再由假司令部的电台发送出去。——德军的无线电侦听、定位部队测出了盟军的这些无线电通讯,从而判断出盟军登陆的主攻方向是加莱,因为盟军司令部就在加莱的对面多佛尔。其次在英格兰东南部地区,修建了军营、仓库、公路、输油管线,并由好莱坞的道具师设置假的物资囤积处、假机场、假飞机、假坦克、,假大炮,还逼真地在河面上制造出军舰航行的油迹、坦克在公路上留下的履带印。再将部分在登陆初期没有作战任务的部队调到这里,驻扎操练。就这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再让历尽辛苦突破盟军空中防线的德军侦察机侦察照相,造成了盟军在英格兰东南集结了约40个师组成的第一集团军群的假象。至于登陆地面部队的司令人选,众所周知能担当此任的盟军将领,不是美军中将巴顿就是英军中将蒙哥马利。比万将计就计让巴顿来担任第一集团军群的司令,1944年1月26日,巴顿到达英格兰东南地区,视察部队,会见当地官员,拜访各界名流。新闻界不断报道他的行踪。1944年4月,巴顿在一个俱乐部开幕式上讲话:“战争结束后,英国、美国和苏联要统治世界……”可在报端发表时,却少了苏联,由此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令人费解的是当时正是登陆前夕,英国的新闻检查异常严格,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疏漏,发表影响盟国团结的讲话。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只是为了强化巴顿在英格兰东南部出现的印象,从而使德军想到作为登陆部队指挥官的巴顿在英格兰东南部频频出现,自然意味着登陆将在加莱。而真正的登陆部队陆军司令蒙哥马利则在朴斯茅斯的司令部潜心策划和研究作战方案,比万还挑选了相貌酷似蒙哥马利的陆军中尉詹姆斯,在蒙哥马利身边生活数月,详细了解蒙哥马利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好恶、习惯等生活细节,然后装扮成蒙哥马利出访直布罗陀、开罗,造成蒙哥马利不在英国的假象。这就使德军推断出,此时蒙哥马利不在英国自然不会是登陆的指挥官。“水银计划”通过在无线电通讯、营区、部队、指挥官等几方面的欺骗和伪装,使德军统帅部了解到在英格兰东南部,盟军集结了约40个师组成由巴顿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群,那么登陆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加莱。
  “微光计划”:盟国空军实施的电子干扰和电子欺骗。根据最高司令部的特别指令,首先猛烈轰炸了德军于1943年8月在荷兰海牙设立的大型无线电侦听破译基地,将其彻底摧毁,消除了对盟军无线电通讯的威胁。其次在对德军雷达站的大规模空袭中,故意对德军设在塞纳河以北的9个雷达站不予轰炸,以便德军利用这些雷达站发现盟军在登陆前派出的假舰队,这支假舰队在登陆前三小时驶向加莱,共由18艘小艇组成,每艘小艇都拖带一个木筏,上装直径达29英尺的大气球,气球里则安装雷达发射器,发出的雷达信号相当于一艘万顿级的登陆舰的雷达信号,舰队上空有几十架飞机一边飞行一边投掷锡箔条。这些措施在德军雷达站的屏幕上反映为一支庞大的登陆舰队在大批飞机掩护下驶向加莱。为进一步迷惑德军,空军在战役前的空袭中特别规定:凡是向诺曼底派出1架侦察机或投下1吨炸弹,一定要向加莱派出2架侦察机或投下2吨炸弹。
  利用双面间谍也是“卫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英国反间谍机关的出色工作,在开战后不久即破获所有在英国的德国间谍组织,并对德国侨民进行隔离审查,彻底肃清了在英国的敌特。尽管德国情报机关不断派遣特工渗透潜入英国,但是一则英国反间谍机关工作效率较高,二则英国的货币、度量衡与欧洲大陆完全不同,使得进入英国的间谍很容易被察觉,所以德国一直无法在英国开展情报工作。而英国专门组建“双十字委员会”,从事将被捕的德国间谍策反成为英国服务的双面间谍。经过长期耐心细致的培养,终于拥有4位被德国情报机关相信的双面间谍:“加宝”、“珍宝”、“三轮车”和“布鲁斯特”。其中最受德国信任,最有影响的便是“加宝”。战后“双十字委员会”认为“加宝”是他们最大的成功。“加宝”是西班牙人,真实姓名不详,1941年1月和1941年12月两次要求加入英国情报机关,都遭拒绝。1941年7月,投靠德国情报机关,奉命经葡萄牙潜入英国,但他到达葡萄牙后就谎报已进入英国,并根据一些英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凭着编造情报的天赋,杜撰出一些情报,而且大多正确,所以深受德国的器重和信任。直到1942年2月,英国发现德国海空军大举出动截击一支盟国开往马耳他的护航船队,可根本没有这样的船队,英国情报机关随即查出这正是“加宝”的杰作,于是便同他接触,将他秘密接到英国,在“双十字委员会”的协助下,将精心策划的真假情报源源不断送往德国,从而在德国情报机关确立了王牌特工的地位,领受了查明第一集团军群〔也就是“水银计划”所虚构的部队)的任务,乘机堂而皇之地报告了第一集团军群的兵力编成等情报。在6月6日登陆前半小时,“加宝”向德国报告盟军正向诺曼底发起进攻。——这一时间是比万精心设计的,德国收到情报也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相反更提高了“加宝”的地位。到6月9日登陆后最关键的时刻,“加宝”向德国发报长达120分钟,详尽报告第一集团军群的40个师正进入临战状态,大量登陆舰艇正集结在多佛尔,真正的登陆就要开始。这一情报严重干扰了德军统帅部对战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卫士计划”中英国还组织过一次异常狡诈,甚至可以说残忍卑劣的行动。1943年7月,法国北部隶属于英国特别行动处的代号为“繁荣”的抵抗运动小组,由于亨利·德里古的告密而被德国盖司太保破获,包括负责人弗朗西斯·苏蒂尔在内数十名抵抗运动成员被捕。盖司太保胁迫被捕的“繁荣”小组报务员继续保持与英国总部的联系,因为报务员的收发指法如同人的笔迹,难以假冒。报务员乘机按照事先规定不发安全密码向总部告警,所谓安全密码就是在规定的某行某个单词,故意拼错或重复,如果没有在约定的地方拼错或重复单词,就意味着电台已被德国控制。但总部不顾警告继续保持联络,并按照德国的要求空投大量的武器、爆炸器材、通讯器材、活动经费甚至新的特工。这些物资和人员一落地就落入德国盖司太保之手。众所周知,盖司太保的刑讯逼供是常人无法忍受的,英国所有派遣到被占领土的特工都携带剧毒药,以便在被捕时或无法忍受刑讯时用以自尽。梵帝冈的罗马教皇还专门为无法忍受盖司太保刑讯而自尽的基督徒颁布特赦,赦免他们自杀的罪过。可“繁荣”抵抗小组的骨干人员和后来空投的特工携带的却是无毒的药丸,他们被捕后,历尽严刑拷打,求生无门,求死无望,最后供出了自己的任务:袭击德军在加莱的指挥部、通信中枢、岸炮以及供电系统,配合盟军的登陆。盖司太保对这些口供的真实度深信不疑,因为这些口供大多是在多次刑讯逼供之后才得到的,从而得出盟军将在加莱登陆的结论。实际上,告密者德里古是根据伦敦监督处的绝密指令以此方法获取盖司太保的信任,从而打入德国情报机关。而盖司太保怎么也想象不到,英国情报机关会无耻到这样地步,用价值数十万美元的武器装备和数十名忠贞部属的生命为代价,只为了提供一条假情报。完全可以说,这些人才是诺曼底登陆中最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成千上万盟军士兵和被占领各国人民的生命,他们中绝大多数都被盖司太保处决或送入死亡集中营,德里古则被法国的抵抗运动以内奸的罪名处死。战争还未结束,英国情报部门就派出专人去寻找这些人的下落,并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追授勋章,以表彰他们在异常危险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英雄气概。时至今日,这段历史仍是英美讳莫如深。
  此外法国的抵抗组织也充当了重要角色。在6月6日登陆时,BBC广播电台向诺曼底地区的抵抗组织播发了大量暗语指示,要求他们破坏铁路、公路、桥梁、通信线路,协助配合盟军的登陆。而在6月9日,诺曼底的激烈战斗正处在关键时刻,BBC又向法国加莱、比利时、荷兰的抵抗组织播发大量暗语指示,要求他们按预定计划,袭击交通线、德军指挥通信中枢,配合即将开始的加莱登陆。由于德国情报部门已破获了一些抵抗组织,明白暗语指示的含义,据此向驻加莱的部队发出登陆在即的警报。
  当6月6日登陆打响后,比万的战略欺骗又进入新的阶段,制造盟军即将在加莱登陆的假象。盟国各国政府首脑在发表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声明中,都有比万精心策划的内容,字里行间都隐隐约约暗示着还会有另一场更大的胜利。只有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抑制不住激动,抛开了比万的讲话稿,发表了一番激昂的讲话。不料,这些正正反反真真假假的讲话,倒又把德军统帅部弄糊涂了。
  比万的战略欺骗可以说是令人叹服,但是如果不能作好保密工作,泄露了真情,那么不但精心策划的战略欺骗毫无作用,更会给登陆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英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保密措施,代号为“顽固者程序”。
  首先,为防止德意从爱尔兰获得情报,英美迫使爱尔兰关闭了德、意驻爱使馆,并没收其无线电设备。1944年2月9日起,英国中断同爱尔兰的一切民间交往。3月17日,又进一步宣布封锁爱尔兰,拦截所有未经许可离开爱尔兰的飞机、舰艇。
  其次,为防止驻英国的外交人员获取情报,于4月17日起英国宣布暂时取消外交特权,禁止外交人员在英国的旅行和出入英国;禁止使用外交邮件;禁止外交使馆使用电台与本国联络,如有紧急事件,只能使用英国提供的电台和报务员;对各国外交使馆实行全面警戒。
  再次,对民间新闻报道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所有报道都必须经多道检查才可登报。禁止记者向海外发报,禁止出口报纸杂志,以防德国从中获取情报。5月25日起所有从英国发出的信件都被延期发出。除必要人员外,限制公民出入英国。
  对参战部队的保密措施也前所未有,4月1日宣布登陆部队集结的英格兰南部沿海十英里为军事禁区,4月6日起部队取消休假,军人和公务员的所有公文信函、电话均受到检查。美军人员被禁止擅自使用越洋电话、电报同美国本土联络。5月28日起所有登陆初期的参战部队均不得擅自离开由铁丝网围成并有宪兵检查的营区。有关登陆计划,始终限制在经过仔细甄选的军官范围里。D日(即登陆日的代号〉前七天,登陆日期及计划下发到师级指挥官。D日前三天,登陆区地图、海图和其他敌情资料下发到营级指挥官。D日前二天,向各部队下达作战指令。同时有二千名情报人员对参战部队各级官兵实行严密监视、检查。
  尽管采取如此空前的保密措施,但泄密事件仍时有发生,幸亏补救及时,才未被德军获知真相。
  1944年3月22日,美国芝加哥邮局工作人员未经许可擅自打开放有登陆作战计划的军事邮包,有关人员立即受到联邦调查局的审查和监视,最后查明仅是一件意外。
  1944年4月18日,美国陆军少将亨利·米勒在英国伦敦的一次酒会上声称盟军将于6月上旬大举进攻法国。随即被解除职务,军衔降为中校,并遣送回国。
  1944年5月28日,十二份有关登陆作战的绝密文件从英军总参谋部的临街窗户中被风刮到街道上,散落到马路上。这时候总参谋部里的每个人,从高级军官到低级文员,都如临大敌,飞奔而出,去寻找散落在街上的文件。可是只找回十一份,正当所有人焦虑不安时,有一个过路人将第十二份文件交给了值勤的哨兵。好一场虚惊。
  那么,盟军耗尽心智的欺骗和保密措施到底收到多大效果?盟军通过“超级机密”破译德军密码,密切关注德军反应。
  当6月6日,诺曼底登陆打响后,德军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德元帅,对比万的伎俩不屑一顾,凭着他敏锐的军事嗅觉,立即判断出这是盟军的主攻。便向希特勒请求从各地抽调17个师实施反击,获得批准。6月9日盟军发现驻波兰的2个党卫军装甲师和驻加莱的第15集团军都开始向诺曼底移动,而且德军更换密码,使用一种新的盟军没有破译的密码。这一切令盟军最高司令部和伦敦监督处感到不安,难道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吗?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偶然事件,德军在盟军登陆的奥马哈滩头发现两具美军军官的尸体,随身携带来不及销毁的美第5军和第7军在登陆中的所有作战方案。当这份作战方案交到德军统帅部时,德军西线情报处处长罗恩纳少将觉得蹊跷,不由想起在1943年盟军在西西里登陆前,盟军使用一具精心准备的尸体,携带假的撒丁岛登陆计划,装作溺水身亡的样子,顺潮汐漂到西班牙海岸。德国获得这份假作战计划后,将防守力量都调到撒丁岛,从而大大削弱了在西西里的防御,最终使盟军乘虚攻占了西西里。罗恩纳认为这又是盟军的拙劣把戏。再加上从“加宝”和“繁荣”抵抗小组等各方面获得的情报,认为盟军的真正主攻将会在加莱。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上将也同意这一观点,两人极力向希特勒说明诺曼底登陆仅仅是牵制性的佯攻,最终使希特勒在6月9日召开军事会议重新讨论反击计划。
  6月10日,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赶到伦敦,和最高司令部、伦敦监督处的人员一起密切关注德军动态。正讨论是否要轰炸塞纳河上所有桥梁,包括巴黎市内的桥梁,以阻止德军的增援部队。午夜时分,机要秘书送来“超级机密”刚收到的消息:希特勒命令第15集团军返回加莱,西欧其他地区的德军火速增援加莱。——所有的人都如释重负,尽管诺曼底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但大家都清楚,登陆已经胜利在握了。最吃惊的就是比万,他从来没有想到“卫士计划”会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英军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元帅说:“既然希特勒是这样的大傻瓜,我们怎么会用这样长的时间这样大的精力才打败他?”接着,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英国情报局局长孟席斯来到最高司令部,高度评价了“卫士计划”的组织实施:在英国情报部门悠久的历史中,这是登峰造极的成功!
  这一切围绕诺曼底登陆的战略欺骗和保密计划,成为保障登陆成功的护身符。正如丘吉尔所言:
  “战争中真理是如此宝贵,要用谎言来保卫。”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2-24 09:06:21

“星球大战计划”的出台背景是在冷战后期,由于苏联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核攻击力量,美国害怕“核平衡”的形势被打破,有需要建立有效的反导弹系统,来保证其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慑能力,维持其核优势。同时,美国也是想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拖垮。

  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亦称 Star Wars Program),简称SDI(台湾简称“星球大战”)。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1983年3月23日)一个著名演说。“星球大战”发表后,1985年1月4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计划于1994年开始部署。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美国的许多盟国,包括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以色列、日本等,也在美国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项计划。
  计划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其预算高达1万多亿美元。拦截系统由天基侦察卫星、天基反导弹卫星组成第一道防线,用常规弹头或定向武器攻击在发射和穿越大气层阶段的战略导弹;由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摧毁穿出大气层的分离弹头;由天基定向武器、电磁动能武器或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攻击在再入大气层前阶段飞行的核弹头;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重返大气层后的“漏网之鱼”。经过上述4道防线,可以确保对来袭核弹的99%摧毁率。同时在核战争发生时,以反卫星武器摧毁敌方的军用卫星,打击削弱敌方的监视、预警、通信、导航能力。
  由于系统计划的费用昂贵和技术难度大,许多计划中的项目,如著名的“X-30”,“X-33”等最终无限期延长甚至终止。加上苏联后来的解体。美国在已经花费了近千亿美元的费用后,于20世纪90年代宣布中止“星球大战计划”。
  
  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冷战密件曝光,“星球大战”计划被证实是一场彻底的骗局,一时间舆论哗然。大多数人开始相信,“星球大战”计划只是美国政府为了拖垮苏联而采取的一种宣传手段而已。但五角大楼声称,它没有实施,是因为存在技术缺陷。现在许多用于在“星球大战”计划中进行研究、实验的装置仍然发挥着作用。如美国白沙实验场,研究“光束飞船”(用激光代替化学燃料)的激光仍然是来源于星战计划中所使用的仪器。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2-24 09:09:35

一、困惑与疑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将近60年了,那场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反法西斯国家人民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但是,作为当时主要的法西斯国家的日本每当提到那场战争的时候,主要都是提到他们在那场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和很少提到对他国造成的巨大灾难,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日本是第一个受到核武器,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受到核武器攻击的国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的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最后导致约30万人的死亡。

     日本就是借助这两颗原子弹的“威力”来装饰自己“受害者”的面目,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广岛和长崎都有纪念活动,所谓揭开伤口,教育下一代。

     但是,从1995年以来,世界各地,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原来的政治家和军人,经过单独或是联合研究,发现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历史记载存在许多的疑问,无论是在文字还是图象资料上都有诸多的困惑。主要问题是:

一,由于B-29飞机的航程有限,原子弹的投放飞机的起飞地点选在距离日本较近的提尼安岛的美国空军基地上,从美国本土运送两颗原子弹到提尼安岛上的步骤是先运送到夏威夷,然后在运送到提尼安岛,由于当时飞机的航程和安全性的限制,这两步过程使用的只能是军舰,这两段路却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虽然日本海军在美军的打击下几乎已经没有了战斗力,但是,日本海军却仍然相当数量的潜艇,即使在战争末期这些潜艇仍然偷袭美军的军舰,即运送原子弹的军舰随时有可能被日本潜艇偷袭,美国怎么会冒那么大的风险用军舰运送原子弹?
二,当时美国制造出的第一批原子弹只有三颗,其中一颗已经在1945年7月16日的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实验厂实验,美国怎么敢用仅剩的两颗原子弹去攻击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日本,而且还是以平民为主的城市呢?而且,美国在未来几个月内不要可能马上在造出原子弹,美国难道没有想到会有可能出现的有、突然事件吗?
三,当时,主要的原子物理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费米甚至是奥本海默本人都极力反对使用这种威力过大的武器。美国政府难道一点也不尊重这些为他们研制核武器以后还得依赖的科学家的意见吗?
四,电影和照片资料的问题。有很多人看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电影和照片资料,但是,你只要有少许的常识和一些思考,你就回发现这些电影和照片资料中有着诸多的问题。原子弹爆炸过后谁有能力在强烈的核辐射区进行摄影或摄像,日本当时没有任何一种防辐射的装备。即使是少得可怜的电影资料还是有问题,你会发现一些“幸存者”在爆炸后从废墟中出来后排成行走路,似乎是经过训练的。另外,能在核武器的爆炸中幸存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五,“幸存者”的迷惑。从战争结束到今天,从未发现过一个可以直接证明在广岛和长崎有过原子弹爆炸的人。有些“幸存者”只看到有大火产生,另一些“幸存者”以自己所谓“受到辐射烧伤的”伤痕,实际上只是火烧伤的痕迹。没有一个日本人能自身经历的的证据证明在广岛和长崎曾爆炸过原子弹。
六,数字的困惑。当时由于日本的个大城市都受到美国飞机的整天狂轰滥炸,大多数市民都跑到乡下躲避,广岛和长崎也是如此,实际上,据一个在广岛的日本老人介绍,1945年3月以后,在广岛市的市民已经不足五万人了。当他在四月离开广岛到乡下时,广岛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当然长崎也是如此,而日本政府最后却称两颗原子弹最后造成近30万人死亡,着实在令人费解。
七,科学证据。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在广岛和长崎两地进行了土样品的秘密采集,拿回国后经化验发现这些土的土质与普通土几乎没有区别,辐射计量并非超常。根本无法与在核实验基地所采集的土样品的辐射剂量相比。实际上,在受到严重辐射的土地上在几百年内不可能可以生长植物,人在该地区生活也相当危险,这与今天广岛的事实相悖。这更使人们困惑。

八,最有力的证据。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运用巨型计算机的有限元分析法,对在新墨西哥州、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的电影图象资料进行分析后,其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三份图象是同一颗原子弹的,也就是三份电影资料是在同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不同角度拍摄的,当然应该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那颗原子弹。
     种种令人不解的疑问和新的发现令许多科学家(特别是核物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十分困惑,但是,由于这种关于核武器的事件的极其特殊性以及对事实的谨慎态度,另外很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是独立研究,使这种疑问没有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于众。

二、事实与真相
     但是,仍然有许多的学术人士要求知道事实真相,从1995年开始,他们通过些秘密的方式与美国政府交涉,要求美国政府解密一些文件,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有些美国政府说这是些”疯子的行为”。

     但是,1999年末,一位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和一位当年美军的上级军官却联合披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历史--美国从来没有在日本本土投放过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的事件是一场骗局,那只是美军进行的一场非同寻常的信息站和心理站,一次非常成功的“软战争”。

     由于这个消息是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披露的,而且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压制和否定,最后甚至对这两位科学家和军官进行了软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因此只有极少数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知道了历史的真相。
纸终究包不住火的,这些消息终究会公布于众,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下就是历史的事实与真相。这个信息与心理战被称为“曼哈顿2”计划。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实验爆炸成功。这颗原子弹的威力之大甚至超出了科学家、工程师和军方人士的预料。大多数的科学家也预料到了这种武器的存在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这其中包括爱因斯坦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本人。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完全结束。虽然在欧洲战场上,战争的火焰已经熄灭,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还在利用四处环海的地理优势进行垂死挣扎。美军的飞机虽然对日本本土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使日本的许多工业城市(包括东京、大阪)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而且人员伤亡十分惨重,但是,日本却没有任何要投降的迹象,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准备在本土与盟军决一死站。盟军在1945年6月份已经着手计划在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登陆战,参加的盟军士兵大约为40万,其中以美军为主。美军却非常担心这次登陆行动,日本已全民皆兵,这次行动必将会造成盟军严重的伤亡。

     但是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美军便似乎发现了有新的希望。因为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会对日本造成巨大的伤亡,并且还有巨大的心理作用,可以达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那样就不再需要冒险进行大规模的强行登陆行动以及有可能在日本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这大概能避免约10万盟军的死亡。
因此,美国军方极力要求对日本本土进行原子弹轰炸,以达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这当中为首的美国军方人士是麦克阿瑟将军。

     但是,许多科学家以及一些军方人士却反对使用原子弹。因为他们清楚原子弹的威力给平民带来巨大的伤害以及在爆炸后的辐射给土地的影响。

     当然,他们也承认在日本进行登陆战将带来巨大的代价。因此,许多科学家和军方人士建议对日本政府施加巨大政治压力使其投降。不过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很幼稚的,因为当时日本已经受到了世界的孤立和进攻,没有什么所谓“更大的压力”。因此军方人士甚至是美国总统杜鲁门本人也赞成对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弹。即使这有巨大的风险。

   主张使用与主张不使用的两种观点进行了长达十几天的争辩,却仍然没有结果,但是,因为在战争中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总统的支持,主张使用原子弹占了上峰。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原子弹轰炸计划。

     其实军方本身也有严重的顾虑。特别是运输问题和投放问题。因为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是定点引爆,从未实验过飞机投放,因此用飞机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计划就有其不确定性。况且,美国当时只有两颗仅剩的原子弹,万一有特别情况发生怎么办,而美国在几个月内不可能生产出第二批原子弹。

     这时候,却有一个不知名的下层军官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方案。
因为在诺曼底登陆前,盟军在英国沿岸和欧洲大陆沿岸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信息迷惑战,使德军不知道盟军最后登陆的地点是在诺曼底,没有重兵部署在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时盟军没有受到有力抵抗,从而确保了登陆的成功。从1944年中到1945年初,德军的V-1和V-2导弹曾给伦敦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盟军同样是用信息迷惑的方法使德军把伦敦的定位目标偏移了40公里,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次两次成功的信息战都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当然,其中盟军的间谍人员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个下层军官由此想到是否能再次使用信息迷惑战来迫使日本投降呢?即用假信息的方法让全日本相信美军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给日本国民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震撼,造成恐慌,丧失其斗志。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这个方案提出时,受到了大量的讥笑和嘲讽。有些人甚至说他是美国军方内的白痴。但是,当使用与不使用原子弹的争论没有结果时,科学家和军方人士又想到了这个方案。并且经过一系列研究讨论和可行性分析,认为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当时的日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岛,与外界联系的途径已经很少,而且日本的通讯已经被美军完全监听。各个地区的通讯的损害程度也相当大,可以说,美军完全有能力控制日本各地间的通讯和消息以及新闻系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军已经控制了日本的喉舌而日本只剩下耳朵了。美军有能力向日本政府和国民发布大量的虚假恐吓消息而日本却难以辨别其真伪,绝大多数的日本人会认为是真实的消息。

     经过充分的探讨和论证,大多数科学家接受了这个建议,军方人士最后也勉强同意这个计划,但是,军方与科学家达成的协议是,如果计划失败,那么最后还是会使用原子弹。

     1945年7月28日,这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战计划开始制定,被命名为“曼哈顿2”计划。

     研究组对“攻击”的城市进行了相当严格的筛选,在六个候选城市(大阪,京都,札晃,小仓,广岛,长崎)经过反复严密的论证、比较,最后选定了两个城市作为“攻击”目标,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广岛和长崎,因为广岛和长崎距离东京比较远,在通讯被基本切断的情况下信息来源极少,而且,长崎和广岛实际上已经由于美国的狂轰滥炸而被孤立。把广岛和长崎作为信息迷惑战的目标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1945年7月31日,“曼哈顿2”行动全面展开,大量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以及大批的先进设备被运往关岛和提尼安岛。美军大量的军舰开始驶向日本海域。其中有很多的装备大量电子设备的信息战军舰。

     对于这次行动,美国当然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美军同时在研究原子弹的投放计划。

     1945年8月5日,大量的美国军舰已经在广岛外海域部署完毕。信息战即将开始。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轰炸机在提尼安岛起飞,当然,它所携带的不是原子弹,而是几颗美军的新型-凝固汽油弹,这种威力与原子弹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杀伤半径不到100米,没有任何辐射。

8月6日早上,这架B-29到达了广岛上空并投下了几颗凝固汽油弹,凝固汽油弹爆炸后引起了些大火,因为广岛仍有较多的木制建筑。但是引起的伤亡不是很严重。大概只有不到三百人丧生。

     飞机上报告了已经投下。

     随后“曼哈顿2”行动全面展开。美军马上用电子干扰的方法切断了广岛与外界的无线电联系。并伪装为日本在广岛的机构向日本全国各地发送无线电消息,用日语向日本政府和国民求救,“广岛被一颗巨型轰炸,威力极大”,同时,美军在日本的间谍网也开始工作(这些间谍大多数是美籍华人)。特别是把信息传给日本的几个特别重要的物理学家,因为这些人会认为这种巨型是原子弹,只有这些日本科学家真正知道原子弹的威力,从而能对军方和政府建议投降。

     可以说“曼哈顿2“行动是比较成功的,在技术上没有任何漏洞。广岛与东京、大阪以及京都的通讯被中断,就连广播也因为美军的电波干扰而无法接听。甚至广岛市内的人也不知道广岛“被原子弹轰炸了”。但是由于没有确实的资料,只有大量的消息,虽然日本人相信广岛被轰炸了,但是只认为是一颗非常大的常规,知道美军的假消息“广岛已经被毁灭”通过其控制的信息网发送到日本各地,日本人才被这一消息惊吓住了。当然,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不相信“广岛被毁灭”的消息,甚至有些距离广岛不远的地方的人知道这是个假消息,但是他们却不清楚为什么他们的政府会发出这样的消息,他们对此只能无奈。不过令美军哭笑不得的是,因为他们对日本通信系统的破坏性打击,日本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离大城市较远的地区却没有收到他们发出的消息,因此日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陷于一片混乱”。

     一些日本的物理学家也对美军使用“核裂变弹”怀疑,因为他们不相信美国拥有核裂变武器。但是日本最有名的核物理学家之一西名吉尾却知道美国已经完全有可能掌握了原子弹,他相信日本已经遭受到美国的原子武器的攻击,对此他忧心忡忡。

     正当“曼哈顿2”行动还在进行时,6日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全世界发布了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军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并向人们介绍了这种最新武器的强大威力,“相当于1.5万吨TNT”,“广岛已经消失了,”这个消息迅速的传到世界各地,包括传到日本以及所占领的地区。世界一片沸腾,很少人知道这颗“原子弹”是信息战的结果。

     但是,日本在这时却没有显露出任何将要投降的迹象,这令美国军方十分恼火,甚至着手准备使用真正的原子弹轰炸日本。这当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应该实行第二步计划。

     1945年8月9日,日本还被一片恐怖笼罩时,又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了--美军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信息迷惑,这次更加猛烈,因为长崎已经被美军的军舰给完全封锁了,联人与人的直接通讯的条件都没有,美军又给日本各地传送信息“长崎被原子弹轰炸”,“长崎消失了”。日本国民真正的开始陷入混乱局面。

     当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又向外界宣布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次,他向大家展示了更令人吃惊的新闻--在长崎和广岛原子弹爆炸电影资料,当然,实际上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原子弹的电影资料,只是角度不同,另外还有美军用模型制作的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后的电影资料,在黑白电影中很难分辨真假。

     电影资料被展示后,全世界为之震惊,各大报都在头版刊登了原子弹爆炸的照片和广岛、长崎被“毁灭”的照片。

     日本国内已经陷入完全混乱。

     同时,几位原子科学家,包括阿尔瓦雷斯、阿格纽、罗伯特*瑟伯尔等人通过他们的日本朋友给日本政府了一封信,信中详细的讲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并劝日本政府马上投降。

   1945年8月11日,日本通过第三国向美国政府表示了投降意愿,不过是有条件投降。美军也知道了这场信息战实际取得了成功。但是不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方案,要求日本马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3日,美军对日本下达了最后通牒,若不马上投降,将在东京投放原子弹。当然,这颗将是一颗真正的原子弹。

     1945年8月14日,日本表示将接受波茨坦公告,即将投降。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次信息迷惑战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胜利了。

三、结局与尾声

     “曼哈顿2”行动实际上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个计划一直被严格的保密。联参加行动的绝大多数军人也不知道他们行动的全部过程。他们只知道把信息传到日本各地,他们也认为美军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美军的信息迷惑甚至迷惑了大多数美军,实际上是迷惑了全世界。

     日本投降以后,美军完全而且是单独的占领了日本,并且控制了日本的新闻和通讯等信息机构,完全控制了日本官方。日本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广岛和长崎仍然存在,甚至是平安无事。而知道真相的人却没法传送消息,如果那时你是说广岛和长崎平安无事的话,肯定被认为是疯子。几个月后,在美军的操纵下,日本政府公布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造成共30万人死亡。

     为了防止日本和德国的军国主义复活,主要是为了威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美国没有公布事件真相。美国销毁了所有“曼哈顿2”计划资料,从而无法再让人知道事实和真相。

     日本政府也对此有过怀疑,但是因为美国的压力和自身利益,没有追究下去。

     战后不久,日本政府发现这了“两颗原子弹”却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可以掩盖日本“害人国”的地位,突出其“被害国”的地位,所以日本不愿再怀疑那两颗“原子弹”。现在,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在日本广岛和长崎,都有纪念活动,纪念从未有过的原子弹爆炸,在两地还有纪念馆,以突出日本在历史上的“被害”,但是却从未反省自己对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历史上就认可了美军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谎言。

     历史是公正的,今天,这段谎言被揭穿了。历史虽然已经过去,那么,我们在今天该说些什么?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2-24 09:16:23

1969年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年份,那一年,美国航天员踏上了月球。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怀疑人类从来没有登陆月球。那些航天员在月球漫步、插美国旗的照片和影像,全都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搞出来的“登月骗局”。甚至连那个月球也是“道具”,是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沙漠或迪斯尼的电影布景。有人甚至为此专门出版了几本书,指出一切有关上世纪60至70年代登陆月球的场面都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为政治需要发布出来的“登月骗局”(Moon Hoax)。关于人类是否登陆月球的猜测,被国外媒体称为———“惊天之谜”。





俄研究人员对美30年前登月照提出6大疑问,戈尔多夫在他撰写的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中说,美国30年前向全世界展示的所谓美国宇航人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电影纪录片都是在好莱坞电影摄影棚中伪造出来的。戈尔多夫强调,他是经过对所有登月照片进行长期地认真地科学分析和认证之后作出这一结论的。他说他对登月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主要有如下6点理由:1。在所有登月照片和电影纪录片中,找不到一张有美国宇航员在月球着陆的作品;2。在所有登月照片和电影纪录片中,没有一张能在照片或电影纪录片的太空背景中见有星星;3。在月球上被“拍摄”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种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只能是一个方向;4。电影纪录片中那面插在月球地面上的美国星条旗在迎着强风飘扬显然是伪造的,因为月球上不可能存在如同地球上的大气环境,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美国国旗吹得飘起来;5。更露马脚的是,从电影纪录片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6倍,因而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跃了5至6米长的一步;6。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登月仪器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登月骗局证据(一):




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没有星星

登月骗局证据(二):




登月舱降落时没有在月面撞击出一个坑洞.

登月骗局证据(三):





月球引力小于地球,在地球上普通喷气式飞机能吹起距机尾10米、鸡蛋大小的石头,在月球,恐怕足球大的石头将吹飞,而登月舱均未吹走着陆点的月尘,并使人类第一个脚印印在月面上,真是天大的怪事。

  




登月骗局证据(四):




既然在月球上,太阳是唯一的光源,登月照片内所有物体的影子应是平行的,但不少照片内的影子方向不一,显示光源不只一个或者光源离被摄物很近。

  

登月骗局证据(五):





为甚么有些照片虽然在不同地点拍摄,竟出现一模一样的背景,就好像用了相同的佈景版一样。

登月骗局证据(六):




在登月任务完成后,登月舱的上升级在飞离月面时,看不到火箭发动机喷射出的火焰,证明这是假的,上升级也是用钢缆吊起的模型。

  

登月骗局证据(七):




只要把所谓的登月影片用快镜播放,便会发觉太空人和登月车的动作和在地球上的一模一样,证明这些影片是假的。登月骗局证据(八):





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当太空人在插国旗时,可以看到旗帜在风中飘扬,证明影片是地球拍摄的。登月骗局证据(九):




太空人用所用的照相机的玻璃上皆刻了数个十字线(Crosshairs),用以方便量度所拍摄的物件,为甚么有些照片,这些十字线竟不是叠在物件之上,而是在其背后,证明这些所谓十字线是事后加上的,这些照片也是假的。




登月骗局证据(十):




月面白天可达到121 °C ,据图片看,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用保温措施的。胶卷在66°C 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




相关文字:

骗局之父著书立说 “登月骗局”的其中一名幕后炒手,就是被称为“登月骗局之父”的Bill Kaysing,他与英国一位摄影师David Percy撰写了《我们从未曾登陆月球》(We Never Went to the Moon)一书。 Bill Kaysing在1957曾在其中一间登月舱制造商Rocketdyne工作,虽然在1963年太阳神计划开始前已离职,但却自称熟悉太阳神骗局的底细。不过对照片穿帮的疑问,显示他对摄影技术完全是门外汉。他为加强著作的可信性,声称曾邀请多位匿名专家协助。 另外,身为皇家摄影学会会员、任职摄影师的David Percy,则以摄影专家的身分,指出登月照片中的破绽;不过David也曾被外间批评不懂摄影技巧。其它登月骗局的支持者,包括声称拍到太阳神11号上的航天员,在宇宙飞船内做假脚印的记者Bart Sibrel和自学工程师Ralph Rene。

相关文字: 骗局之父著书立说 “登月骗局”的其中一名幕后炒手,就是被称为“登月骗局之父”的Bill Kaysing,他与英国一位摄影师David Percy撰写了《我们从未曾登陆月球》(We Never Went to the Moon)一书。 Bill Kaysing在1957曾在其中一间登月舱制造商Rocketdyne工作,虽然在1963年太阳神计划开始前已离职,但却自称熟悉太阳神骗局的底细。不过对照片穿帮的疑问,显示他对摄影技术完全是门外汉。他为加强著作的可信性,声称曾邀请多位匿名专家协助。 另外,身为皇家摄影学会会员、任职摄影师的David Percy,则以摄影专家的身分,指出登月照片中的破绽;不过David也曾被外间批评不懂摄影技巧。其它登月骗局的支持者,包括声称拍到太阳神11号上的航天员,在宇宙飞船内做假脚印的记者Bart Sibrel和自学工程师Ralph Rene。

支持“登月骗局”论据
1.航天员放手后,国旗杆仍摆动多时。
2.在太阳神17号电视传送画面中,两个航天员同时入镜,但两个影子长短不一,且向着不同方向,证明现场有不同光源。
3.太阳神16号航天员John Young站在月球上向国旗敬礼时,背景中竟拍摄不到星星,而他亦没有影子。
4.照片中近景一块石头上面似乎有一个C字,分明是电影道具。
5.在太阳神14号和17号的传送画面中,航天员遮光面罩反射了很大的强光,那是射灯的反射,证明现场只是一个布景。

反驳“登月骗局”论据
1.当航天员插旗时,用力扭动,扭动再加上铝金属制旗杆本身弹性引起的震动,便造成国旗的摆动。在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空气的缓冲,国旗反而可以摆动多时不停。
2.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影子出现长短不一的现象。航天员用的哈苏摄影机,配用60mm Bio-Gon广角镜头,亦会令扭曲了原本平衡的影子。
3.没星星是菲林曝光问题,若要拍到星星,月面上的东西都会曝光过度。没影子因为John Young并非站在地上,而是跃起了,在半“真”空中,所以影子距离他身体几呎外。
4.以显微镜细看,C字只是相纸上一条头发或衣物纤维的影子。
5.那个反光是月球地平在线一些恒久的玻璃状物质所造成。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肯定“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   
1.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   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计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张插上月球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近30度。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2.阿波罗登月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   通过录像分析,宇航员在月面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   
3.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   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计算得知,现在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其实,这个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激光反射器。   
4.阿波罗计划进展速度可疑   美国直到1967年1月才研制出第一个“土星五号”,1月27日做首次发射试验,不幸失火导致三名宇航员被熏死。随后登月舱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18个月,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5.对土星五号火箭和登月舱的质疑   现代航天飞机只能把20吨载荷送上低轨,而当年的土星五号却能轻而易举地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为什么后来却弃而不用,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6.温度对摄影器材的影响   月面白天可达到121°C,据图片看,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用保温措施的。胶卷在66°C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   
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年代的“登月骗局”定会水落石出。 美国《天文学研究》杂志以大量篇幅“揭露”了美国登月的“骗局”,并在封面加了大篇幅的核心提示,美国航空航天局至今未对这些质疑作出官方回应 1969年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年份,那一年,美国航天员踏上了月球。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怀疑人类从来没有登陆月球。那些航天员在月球漫步、插美国旗的照片和影像,全都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搞出来的“登月骗局”。甚至连那个月球也是“道具”,是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沙漠或迪斯尼的电影布景。有人甚至为此专门出版了几本书,指出一切有关上世纪60至70年代登陆月球的场面都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为政治需要发布出来的“登月骗局”(Moon Hoax)。关于人类是否登陆月球的猜测,被国外媒体称为——“惊天之谜”。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美国上世纪60年代“登月骗局”疑团很快将被解开。欧洲太空总署“SMART-1”号太空船已环绕月球开始飞行,并且已经飞越美国“阿波罗”号登月飞船在月球的降落点,“SMART-1”号太空船所拍下的“阿波罗”号着陆点新照片可能会真正让对人类是否踏上过月球的争论平息,并为日后人类征月之旅做好准备。 探测目的——欧洲要查出基本真相 欧洲太空总署首席科学家福英格说:“我们正在观察某些降落地点,目的是查出基本的真相。”他表示,环绕月球的“SMART-1”号太空船已飞过“阿波罗”11、16和17号的降落地点及苏联“月球”16号及20号的降落位置。不过,由于事关重大,总署方面仍未公布最新图片。 福英格解释,“SMART-1”号起初的轨迹高度令它难以得出“确切结论”,不过透过离子引擎,太空船已经成功进一步接近月球。他指出了“阿波罗”号的着陆点,两人太空船的引擎气流会扰乱该处地形,因此如果真的登月的话必定会留下痕迹,这是“SMART-1”号值得拍摄的目标。福英格说:“我们会搜寻这些地点,我们将非常严谨,我们不只是拍拍黑白图片,而是会观察(着陆点)矿物质、风化作用或太空引擎干扰烟尘的资料。” 此外,“SMART-1”号也会为预备未来的国际月球探索之旅搜集资料。“SMART-1”号去年11月到达月球轨迹,欧洲太空总署上月宣布会把任务延迟一年到2006年8月。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2-24 09:17:52

晕倒,照片没有显示,有兴趣者请到此链接观看:

http://bbs.tiexue.net/post2_2320740_1.html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2-24 09:20:40

据英美媒体28日报道,荷兰国家博物馆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块据称是美国太空人1969年首次登月时采集的“月球岩石”,并为它投了一份高达30万英镑的天价保险。日前专家对其鉴定后发现,它竟然压根就不是什么“月球岩石”,而只是一块已经石化的烂木头而已。

  据报道,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始于40年前。1969年10月,3名“阿波罗11号”宇航员前往荷兰访问,并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在访问期间,美国大使威廉·米登多夫把一块据称是首次登月时采集的“月球岩石”作为私人礼物,赠给了荷兰前总理威伦·德瑞斯。德瑞斯1988年去世后,这块“月球岩石”被其家人捐赠给荷兰国家博物馆收藏。21年来,它一直是荷兰国家博物馆最受重视的展览品之一。博物馆甚至给它投了一份高达30万英镑的天价保险。

  据悉,自从2006年开始,就有专家对这块“月球岩石”的身世提出过质疑。为了平息各方猜疑,日前荷兰国家博物馆决定将这块“月球岩石”交给石材专家进行鉴定,并希望借此举“以正视听”。结果专家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进行检测,就得出最终结论——这不是一块真正的月球石,而只是一块“木化石”,其价值不会超过50英镑。

  据报道,如果美国当年真的是将一块烂木头错误地当作“月球岩石”送给了荷兰,无疑是开了一个天大的“国际玩笑”。27日,美国驻荷兰大使馆表示,目前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让人不解的是,荷兰国家博物馆发言人盖尔德称,事实上博物馆曾通过电话向美国航天局(NASA)核实这块“月球岩石”的真实性。而NASA当时回复称,荷兰国家博物馆的这块“月球岩石”很可能“是真的”,因为美国航天局在70年代初曾向100多个国家赠予月球石,尽管那些石头来自后期的登月任务。

  这一“山寨版月球岩石”事件在荷兰引发轩然大波,也令荷兰国家博物馆尴尬不已。尽管这块“月球岩石”现在几乎是“一文不值”,但盖尔德仍表示,博物馆会继续保存这块“罕见而有趣的物品”。

 http://news.sina.com.cn/w/2009-08-29/035018534963.shtml
作者: 小玲    时间: 2010-2-24 09:56:12

忘于江湖 新年好!恭喜发财!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2-25 04:30:55

新年好!恭喜发财!
作者: 风继续吹    时间: 2010-2-25 10:00:21

下面引用由benny发表的内容:



最经典的谎言集锦
模范生:这次考试又砸啦!
时装店老板:太合身啦,简直就是给你定做的。
校长:(早会)我再简单地说一句……
医生:打这个针一点都不痛。
摄影师:你是我见过的最...


已婚妈妈:我是处女!
作者: 小玲    时间: 2010-2-25 16:10:19

下面引用由风继续吹发表的内容:

  
  
已婚妈妈:我是处女!
  

啥意思 ?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4-19 14:47:37

上贴说到1925年日内瓦禁止使用生化武器议定书形成时,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没有批准。也正是这两个国家,在后来的半个世纪里,秘密从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化武器研制和实际使用。直到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将不使用任何致命生物武器。到了1975年,美国推动国际社会修改了半个世纪前的日内瓦议定书,规定一切研制和持有生化武器都是非法。那么,美国为何会有如此彻底的转变呢?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以肮脏的交易,获得了日本731部队的全部生化武器资料,但是,美国还是不满意。日本军国主义研制生化武器就是为了杀人,但是,在大规模投放的细节上,几乎一片空白。日本人仅仅只是在中国的某些城市随意投放生化武器后,便等待其效果。因此,美国首要任务是将生化武器的投放标准化。例如,在怎样的天气条件下投放;对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如何控制投放量和投放方式等。为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国内秘密做了很多次无害细菌的模拟投放试验。投放地点包括五角大楼,以检验生化武器对于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影响状况;旧金山,以检验海岸城市投放生化武器的特点;田纳西州某地,以检验内陆城市投放生化武器的规律,其他还有在沙漠地区,在辽阔海面等等。
    由于日本的资料已经拥有了大量致命生化武器的档案,美国几乎无须再做多少试验工作。但是,美国又开发了很多非致命性的生化武器,例如兔热病菌,它能使人患上非常严重的感冒,并且传染性极强,但大多能够治愈。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也许会说,美国研制生化武器新品种显得比较善良,实际上并不尽然。美国研制非致命性生化武器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美国认为,致命生化武器造成人员死亡,往往导致对方抛弃尸体,处理比较容易。而非致命性生化武器,会导致对方治疗、救治、护理病号,这种情况比直接抛弃死者消耗的资源和人力更大,因此,对削弱对方战斗力的作用更加显著。
    为了试验这些新的生化武器,美国开始在国内招募志愿者接受人体试验。大约有2200多名志愿者报名参加。这些志愿者清一色都是虔诚的教徒,一贯反对战争,反对生化武器。那么,他们为何会成为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的志愿者呢?美国军方告诉他们,他们参加的工作是研制针对生化武器的疫苗,因此,他们听从上帝的号召,其实是在救人。多年以后,美国很多新的生化武器研制成功,疫苗却没有任何影子。而且,美国研制的新生化武器,都是绝密,其他国家都没有,针对敌对方的生化武器的疫苗,显然也是一个谎言。美国为了研制生化武器,上帝也成为重要的帮手。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为唯一秘密研制生化武器的国家,其生化武器的技术水平,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美国对于生化武器的研制成果,很快派上了用场。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公开违反日内瓦议定书,在越南使用了大量化学武器。之所以没有使用生物武器,我们不该把它想成是美国人的仁慈,而是它要保守秘密。
    美国在越南使用的化学武器叫做“橙剂”,其主要成分之一是现在人们熟知的致癌物质“二恶英”。“橙剂”的后续影响,至今都没有消失。经过对受害人群的调查,现在已经确认,“橙剂”至少与心脏病、癌症、糖尿病、新生儿残疾等9种疾病有直接联系。但是,美国虽然对越战使用“橙剂”的后遗症做过多次调查,至今都不愿公布调查的全部研究报告。因为,调查结果一旦全部公开,美国将不得不给本国受害的越战老兵支付大量的赔偿。而且,如果给越战老兵支付赔偿,是不是还要给越南人赔偿呢?
    近年来,中国有一个叫王选的了不起的女性,收集了大量日本生化武器中国受害者的证据,要求日本政府赔偿。日本政府只当没听见,因为,当年美国在东京审判时,已经放了日本一马,日本使用生化武器没有被国际社会的认定,美国早已经给日本打了保票:日本没有在战场上实际用过细菌武器。日本对于中国受害者的态度,与美国对于越南受害者以及本国老兵的态度,多么相像!再说一次,这两个国家都是参加1925年日内瓦会议,而没有批准议定书的国家。
    美国在二战之后研制、使用生化武器的主要用意是,生化武器比核武器更便宜,使用更方便。到越战的时候,生化武器已经成为美军战争武器库中的重要一员。但是,越战使用生化武器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国内本来反战情绪就很高,使用生化武器的事实,令美国政府非常难堪。而且,国际社会对于美国违反日内瓦议定书的行为,也形成了批评意见。巧合的是,1969年2月,美国军方生化武器研制基地发生沙林神经毒气泄漏事件。幸亏基地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只造成基地附近6000多只绵羊死亡,美国军方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在研制生化武器。这一事件造成美国国内更大的反对声浪。
    正是在这几种因素的作用下,尼克松总统于同年宣布,美国将不使用任何致命的生化武器。这一宣告的直接结果是,人们对于美国在越南使用生化武器的行为不再追究,好像美国已经间接承认了错误,事情就此了结了。
    对于美国的这个宣告,我们还应该看到更深一层的含义。美国开始意识到,生化武器既便宜,又容易研制,效果又很明显。美国可以拥有,其他国家也能较为方便地拥有。很多国家可能不具备研制原子弹的实力,但是,拥有生化武器比拥有原子弹要容易得多。如果一旦其他国家拥有生化武器,并将其用到美国头上,美国就是自食其果,连批评别人的资格都没有。而且,美国此时已经确信,自己的生化武器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为了保持这种领先水平,以道德的名义,禁止所有人研制,是最好的办法,它将保证其他国家无法在生化武器技术方面超越美国。美国在核武器方面的领先更多只是靠数量,但是,在生化武器上,美国已经拥有了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技术。而且,尼克松宣布的内容,只是美国不使用“致命”的生化武器,而美国人手里,恰恰有很多非致命的生化武器。这一点点细微之处,到底是故意,还是什么?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1969年之后,美国开始积极介入修订1925年的日内瓦议定书。当时的议定书只是明确禁止使用生化武器,但并没有禁止研制。美国推动修改的结果是,一切研制和持有生化武器都是非法行为。对于美国自己的生化武器,美国宣称只在试验室里保存了样本,没有人对美国进行检查。到了1975年,美国的愿望全部达到,修改后的日内瓦议定书,成为国际社会新的法律文件。
    然而,即便新的日内瓦议定书在1975年已经形成,萨达姆1984年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却得到了美国的默认。因为,当初美国需要伊拉克对付伊朗。甚至还有美国议员指出,萨达姆的生化武器,有一部分就是美国提供的。等到萨达姆1988年第二次使用生化武器时,美国已经不需要他了,萨达姆才真的倒霉了。美国人的大棒子重重敲打在萨达姆的头上,最终要了他的命。而这根大棒子是美国在1975年刚刚做好的。
    此后没过多久,一个震惊世界的事件,更使得美国确信,自己当初对其他人研制、拥有生化武器的担忧,是多么英明。1995年,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投放沙林毒气。我们要注意一个事实,沙林毒气最早是纳粹德国研制的。1969年美国发生的泄漏事件,也是沙林毒气;1995年,日本邪教使用的,也是沙林毒气。这个线条,一方面使我们看到,美国和日本这两个没有批准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的国家,都在偷偷干什么。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奥姆真理教仅凭几个化学工程师,就能够制造沙林毒气,可见生化武器的门槛确实较低。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还应该记住一个细节。麻原札幌对于沙林毒气,有一个自己取的名字——“石井”,731细菌部队首脑石井四郎的姓氏!那个没有被美国人定罪的战争罪犯,几十年后,成为了日本邪教的膜拜对象。
    911事件后,美国国内多次发生通过邮件投递炭疽病菌的事件,即所谓“白色粉末”,至今都没有查明真相。据说幕后人物很可能是美国当年从事生化武器研制的人员或机构,“白色粉末”也很可能来自于美国军方的某个试验室。幸亏“白色粉末”在美国没有造成很大的严重后果,否则,我真不知道应该同情美国,还是说它活该。
    看清楚美国生化武器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得不产生一个联想,美国如今对于其他国家生化武器的大力打压,总像是在贼喊捉贼。美国有没有把自己的生化武器都销毁?谁有能力去查一查美国?谁能说清非典和猪流感等等新型传染病是怎么来的?
作者: 笨笨    时间: 2010-4-19 18:01:19

我看到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5-12 22:39:47

疑点与解释: Q:国旗在飘扬? A:插旗时晃动了,月球没有空气没有阻力,所以晃个不停 Q:没有星空? A:星星较暗,需要曝光时间很长,这样就拍不出其他东西 Q:物体的影子不是平行的,有两个光源? A:月球上地势(月势?)不平,很难判别是否平行 Q:有两个宇航员的合影? A:月面上有自动摄象机 况且在当时那么大的布景是难以伪造的 以上只是天文爱好者的部分猜测,美国官方对此无任何正式反应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201984.html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场骗局吗? 一位美国教授引发的网上大辩论 ·肯定骗局论 ·否定骗局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都对“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一壮举产生了怀疑。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 统计:竟有约2500万美国人认为:所谓美国人先后6次登上月球,是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制造有一科技 发展史上空前的大骗局。 曾在阿波罗计划中工作过的比尔·凯恩教授,最近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书中对阿波罗 登月计划列举了以下一些重大疑点: 1.没有大气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应该更加明亮清晰,可许多所谓“登月照片”的太空背景上却看不到一颗星。 2.登月飞船降落时,火箭发动机的巨大推力应在粉尘遍地的月球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而在照片中却看不到。 3.在一些照片上,近景与远景之间有一条不易察觉的线,使人联想到电影特技中的“褪光描画”法,即画出 远景再运用光与影来遮掩。 如果登月飞行是假的话,那是用什么手段来瞒住全世界数亿电视观众的呢?比尔·凯恩认为:载有宇航员的 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 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随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比尔凯恩教授的这本书公开出版后,在美国引起了社会各界人事和学术界权威的强烈反响,一场关于“阿波 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大辩论就此在美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而且,这场大辩论已经借助互联网在全 球范围广泛进行。笔者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网上了解辩论中立双方的大致观点,并加以整理汇总后在公布出来. ·肯定骗局论 主要代表是美学术界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他认为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 一、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 他根据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人在月面时所拍摄照片上的阴影计算的太阳入射角和NASA所公布的宇航员在月 面活动时间、坐标点与月相周期比较发现有明显不符之处。如他说:“以阿波罗11号飞船为例,登月点是在月球 上的静海,东经23.5度,北纬零点6度,从地球发射时间是69年7月16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3点32分,在月球上的 舱外活动时间约两个半小时,是从第109小时7分33秒到第111小时39分13秒。通过计算,我发现:太阳光与月面 间的入射角只有6度到7度,几乎是紧贴地平线的。但是阿波罗11那张美国国旗插上月球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 大约有近30度,差得太远了。而阿波罗11在舱外活动拍照时间总共才两个多小时,太阳光入射角度应该只升高了 1度左右,这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是在“跨出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注:这里提供一点基本信息供有兴趣的朋友作参考,有关月相查询的情况可以从这个网页查到: http://www.lunaroutreach.org;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网址:http://www.ksc.nasa.gov) 二、阿波罗登月的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 对阿波罗登月的录像分析,哈姆雷特认为:“月球上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即使全副武装起来的宇航员也 不过只有六十英磅重。应该轻易地比地球上跳得六倍高或六倍远.从录像上看宇航员充其量跳离地面三到四英寸, 不到一米远。这不是很有问题吗?有人把这些镜头放快了二点五倍的速度重放,一切就都正常了,象是在地球上 那套装备跳跃应该有的速度、高度、距离和节奏。根据镜头速度放慢到二分之一,加速度就变成了四分之一。可 惜这样处理的结果,宇航员的力气也同时变成六分之一了。真登月的话,宇航员在月亮上,他的大腿应该和地球 上一样有力。” 三、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 他指出激光反射器是阿波罗登月造假的另外一个有力证据。他说:“激光束照到月球上时,发散到一个直径 达七公里的大光束,再反射回到地球上时,光束达到二十公里直径。根据我看到的那个反射镜在月球上的照片估 计,顶多不过五分之一平方米大小。好,现在请你计算,按照最优条件,即镜子完全垂直于光束,反射率达到百 分之百。原始光束有百分之多少可以被镜子截收并反射回来?这个反射回来的光束到地球后有二十公里大小的粗 细。假设你的接收装置的截面是一平方米,原始光线有多少最后被你接收?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你会很 快得知,地球上激光反射器发射回来而接收。其实,真正的激光反射器是月亮本身,因月地之间的距离遥远,月 球本身完全可以实现镜面反射。 四、阿波罗计划工程进展速度可疑 登月用的土星五火箭,功率巨大无比,远超过现代的任何火箭和现代航天飞机,为什么现在弃而不用了?据 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这怎么可能。其实,美国从来就没有搞出过什么地球空间站,到现在都没有合适的运 载工具把一个空间站送上地球轨道,现代航天飞机也只不过一次把不超过二十吨的零碎有效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 土星五火箭是六十年代搞出来的,据说能轻而易举把一百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 圈,用来发射空间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图纸还在的话,应该很容易用现代电脑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改进, 造出更加有效强大的火箭,为什么不用?NASA辩解说土星五成本太高,骗小孩还可以。美国从六七年到七二年, 一口气造出了17枚土星五,从阿波罗1号一直到阿波罗17号,17枚土星五火箭的发射据说都无一失败。这样的高 可靠性的火箭,能一气造出十七个说明它并不贵,为什么突然弃而不用了? 再者,登月舱也很成问题,把一个物体射到月球上还容易一些,可再要从月球上发射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有没有足够燃料使其到达月球轨道速度,即每秒时速达到一点七公里以上?登月时火箭持续燃烧了两次,一次是 三十秒,减速脱离月球轨道并下降,另一次长达十二分钟,以抗衡月球重力(我知道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直 到实现软着陆。可登月舱还能有足够燃料再从月球上发射升空吗?土星五火箭的初级燃料是煤油和液氧,而二级、 三级和登月飞船的燃料都用液氢和液氧。最初的阿波罗飞船从发射到月球再从月球上发射回来,时间长达五天。 到以后几次阿波罗飞船登月,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更长,从发射到回程的时间长达八天,在这段时间内如何使作 为登月舱燃料的液氢始终保持在超冷状态,这是一个很困难的技术问题,可美国宇航局从来没有讲该怎么解决这 一难题!” 另外,从阿波罗飞船研制到登月成功这段历史来看最大的疑点是工程进展的神速,这以美国当时的国力来衡 量,也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要注意的是,一直到1967年1月,第一枚土星五火箭刚刚研制出来,才刚要做第一 次发射试验(即阿波罗1号),就不幸于当年的1月27日在作登月舱充纯氧试验时,因电线碰擦引起大火,5分钟 之后营救人员才打开舱门,三个最优秀的宇航员都已被燃烧所产生的剧毒气体熏死了。随后进行事故调查,火箭 的所有硬件线路重新设计,登月舱也做了许多重新的改进,仅此一项事故,登月计划的实施就被迫延后18个月, 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这么短的时间,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早在1965年,美国宇航局就发现;登月舱采用纯氧方案有严重安全弊端,不宜采用,多次试验证明,在纯氧 舱室里,电器开关摩擦的火花极易引起大火,而且根本无法扑救。采用纯氧可以减少登月舱压强,并且设计简单, 可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采用氮氧二元气的设计。这大大增加了设计难度,因为要采用同时控制两种气体的压强和 比率的设备,仅此登月舱就增加了一吨的重量。问题在于,为什么到了1967年,还坚持做仪器带电工作的纯氧试 验,并且让宇航员坐在里面,而非一般试验人员?明知道这样很危险,还要强行实验,这就令人怀疑是宇航员不 肯合作参与造假计划而被谋杀的。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5-20 04:33:44

除了要查相关资料,很少同时读两本书。这几天却干了这么一件事情,不为查资料,同时读两本书,一本是英国人福阿德-马塔尔写的《萨达姆-侯赛因传》,另一本是美国人施瓦-巴拉吉写的《萨达姆传》(这本书的英文书名是Saddam Hussein A Biography,其实同前一本书名一样,只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将中文版书名简化了)。

    这两本书最大的不同是出版时间,英国人写的《萨达姆-侯赛因传》(以下简称“英萨”)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两伊战争即将开始的时候。美国人写的《萨达姆传》(以下简称“美萨”)出版于2006年萨达姆上绞刑架前不久。因此,两本书对于萨达姆的描述就大不相同。《英萨》基本上是为萨达姆歌功颂德的一本书,倾向性很明显。在这本书里,萨达姆绝对是一个民族英雄,一个少见的阿拉伯旷世奇才。而20多年后出版的《美萨》则对萨达姆抱有不少偏见。举一个例子,《美萨》在描述青年萨达姆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动机时说,萨达姆当时只是一个混混,本来想当兵,结果没有被主流社会接受,只好参加了“复兴党”。这种说法类似说洪秀全因为考不上科举才造反,有点以偏概全。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萨达姆完全有理由被称为发展中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例如,萨达姆将石油企业收归国有后,当时伊拉克的人均GDP达到2800美元以上;伊拉克从长期的债务国,变成纯粹的债权国;全国建立了高速公路网;农村建立了灌溉系统,最偏僻的地方也通了电;伊拉克普及全民教育成为联合国的样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设立了“伊拉克奖”,颁发给所有发展中国家里,为推广教育而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萨达姆还为了今后石油资源枯竭后的伊拉克未雨绸缪,开发各种新的生产力;萨达姆还大力保护伊拉克传统文化,重视考古发掘,向发达国家索回伊拉克的珍贵文物;解放妇女,女性拥有投票权,巴格达大学女性学生占一半,全国女性就业占四分之一等等。

    在当时的西方社会看来,萨达姆绝不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虽然萨达姆有很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但是,西方把他评价为阿拉伯世界的“开明”领导人,甚至有人说,他会成为阿拉伯世界未来的领袖。所以,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英萨》会把萨达姆描绘得如此高大,甚至强调萨达姆生活简朴。《美萨》对于1990年以前的萨达姆也不得不实事求是地夸奖了一番。

    简单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对萨达姆关注不多,70年代以后,西方对于萨达姆的描述以称赞和怀疑为主,到了80年代,主要是赞扬。分水岭是1990年。从1990年以后,整个西方世界对于萨达姆谴责和批判占了绝对上风。到了21世纪,萨达姆成为了一个恶魔。这种状况在《美萨》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为什么会有这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是萨达姆前后判若两人,还是西方世界前后发生变化?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知道199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历史记载上,永远不会抹去的纪录是,那一年萨达姆入侵、占领了科威特。那么,萨达姆为何要占领科威特?

    对于萨达姆占领科威特的举动,目前的解释有几种。一是,萨达姆认为科威特从来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科威特的独立是英国人搞的鬼,所以,民族意识浓厚的萨达姆一直想让科威特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个观点从历史事实上看没有错,但不足以解释为何要在1990年干这件事情。二是,萨达姆在8年两伊战争中借了不少钱,其中,富裕的科威特是大债主之一。萨达姆认为伊拉克人民浴血奋战,也保卫了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因此要求科威特等国家,免掉这笔债务,但是,科威特等国家都不同意。萨达姆为了赖账,索性占领了科威特。这个观点有点道理,其本质与第一个观点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这个观点能够成为萨达姆占领科威特的全部理由吗?还有一些观点不值一提,比方说,简单认为萨达姆就是头脑发热。

    1990年,萨达姆占领科威特的真正原因可能要很多年以后才会揭晓。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伊拉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与前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虽然萨达姆在冷战期间热衷于“不结盟运动”,希望在苏联和美国之间不偏不倚(他甚至站在美国人一边,谴责了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或者玩一玩左右逢源的技巧,但是,占领科威特这样一个大举动,他难道一点都不担心苏联和美国的态度吗?

    戈尔巴乔夫是一个不该被忘记的人。在《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中,对于两伊战争后期的伊拉克,他几乎没有提到,只是在科威特事件发生后,戈尔巴乔夫一个劲地强调自己如何为了避免战争,希望和平手段解决而奔忙。从1990年前后戈尔巴乔夫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倾向,戈尔巴乔夫几乎在所有国际问题上都倒向美国一边。

    苏联曾经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最主要的武器供应者,但是,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1986年就开始减少对阿拉伯国家的武器供应,目的是为了同美国缓和关系。在巴以问题上,戈尔巴乔夫甚至明确向美国表示,苏联会同美国站在一起。那么,对于两伊问题,戈尔巴乔夫事先向美国做了什么表态呢?现在我们找不到相关的纪录,但是,由于伊拉克与苏联的“友好条约”,美国于1991年1月向伊拉克动武之前,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美国一定得到了苏联绝对不会军事介入的保证,否则,当时西方舆论所说的萨达姆希望爆发世界大战,就会成为现实。而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也提到了苏联多次“背叛”盟友所遭遇的谴责。

    那么美国一边呢?1990年以前,美国政府与伊拉克的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很不错的。1967年,由于阿以战争中美国无条件支持以色列,伊拉克同美国断绝了外交关系。但是到了基辛格任国务卿的70年代,两国关系就开始缓和。当时萨达姆订购了几亿美元的波音飞机,让美国人看到了在伊拉克赚钱的前景,基辛格甚至说:“我们认为伊拉克和美国在国家利益方面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美国与伊拉克关系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79年,那一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革命,推翻了美国的长期盟友巴列维国王,一个充当美国打手的“海湾警察”国家,一夜之间变成了美国的敌人,并且绑架了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成为人质。从此,美国同萨达姆越走越近。

    两伊战争的时间是从1981--1988年。在这几年中,美国同伊拉克的关系如何呢?首先,美国断绝了对伊朗的武器供应。巴列维国王统治伊朗期间,伊朗的武器清一色都是美国货。两伊战争开始后,美国停止供应弹药和武器零部件,对于伊朗的战争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在现在能够看到的美国政府文件中,有一份1983年的报告,认为美国可以通过第三国向伊拉克运送军事设备。这份报告出台后不久,美国后来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两次出访伊拉克。第二次访问后不久,1984年9月,美国与伊拉克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第三,在与伊拉克恢复建交之前,美国进出口银行的一份报告,列出了可以同伊拉克进行商业往来的公司,其中一个是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有深厚渊源的柏克德公司。另一个是哈利伯顿公司,这家公司同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国的国防部长,后来的美国副总统切尼关系非常密切。并且在正式恢复建交前,美国就给伊拉克提供了5亿美元的贷款。到1987年,战争期间的伊拉克每年进口美国货物超过7亿美元。种种事实表明,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同伊拉克萨达姆的关系非同一般。为何到了1990年突然翻脸?

    很多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伊朗绑架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后,里根政府搞了一次很不成功的突击营救,成为全世界的笑柄。1986年,“伊朗门”事件曝光。这个事件的内幕是,美国政府为了解救人质,同表面上敌对的伊朗政府秘密谈判,向伊朗提供了大量武器和零部件,使得伊朗在两伊战争中的实力又获得提高。当然,从来不忘赚钱的美国人不会无偿给伊朗提供武器,伊朗是用市场价格3倍的钱,分批获得了这些急需的武器。每获得一批,伊朗便释放1名美国人质。而美国则把伊朗支付的钱,用来支援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

    我们可以想象,正与美国打得火热的萨达姆,正在同伊朗浴血奋战的萨达姆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是什么心情。美国的行为在萨达姆看来,完全是一种背叛,美国向战争的双方提供武器和援助,让萨达姆觉得这场8年的战争是被人利用了。不光是萨达姆,任何一个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产生遭到可耻背叛的愤怒。

    我们再回想一下两伊战争是如何结束的?它是以一种突然的方式嘎然而止的。1988年7月,美国在波斯湾的一艘军舰击落了一架伊朗民用客机,290人遇难。美国事后说,这是一个误会。但是,就在同一个月,霍梅尼单方面宣布停止战争。一个月后,伊朗和伊拉克签署了停火协议。

    从两伊战争到海湾战争,历史有大量的秘密被掩盖。有人把美国击落伊朗民用客机当成是美国对霍梅尼的一种警告,而萨达姆也许会把它当作美国和伊朗合演的双簧:美国人需要战争,就挑动别人互相打;美国人为了平息“伊朗门”的国内麻烦,便动动手指头,停止了战争,萨达姆的愤怒可想而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那些想在伊拉克赚钱的美国公司,那些与国防部长、国务卿关系密切的美国公司统统遭到排挤,萨达姆把经济合作对象转向美国以外的国家。美国人急了,给萨达姆挖了一个坑,设了一个套,这个坑,这个套就是科威特。

    美国人首先从戈尔巴乔夫那里获得了决不军事介入的保证,然后,面对萨达姆的愤怒,美国给了一个巧妙的暗示。萨达姆向科威特边境集结军队并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他的这种做法事先是否得到美国和苏联的认可?从逻辑上说,萨达姆是完全有理由对美国人提出这个要求的。美国人的背叛,使得萨达姆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不光一无所得,还有很多损失。因此,萨达姆要求美国将科威特作为他应有的回报,是很正常的一个心态。况且,萨达姆代表的阿拉伯各国的“复兴党”,早就对当年英国在中东的殖民地政策及其后果严重不满。

    那么,美国对于萨达姆的这一要求究竟是如何做出回应的?现在也不得而知。但是,在《美萨》这本书中,有一点点的透露。书中写道,在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之前一周左右,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皮同萨达姆举行了私人会晤,告诉萨达姆,美国在“你们与科威特之间的边界争端”问题上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当然,仅仅透露的这点内幕,不足以让我们获得完整的判断。它可以理解成美国人说:你萨达姆要改变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边界,我们不管;也可以理解成:我们会保持公正;还可以理解成:你只能占一点小便宜,不能搞大了;等等。要知道,美国大使对萨达姆说这番话的时候,萨达姆的10大军早已在边境集结完毕,随时都可以动作,美国大使没有向萨达姆明确表示制止或警告,却说出这番模棱两可的话,究竟是什么含义?

    一周之后,1990年8月2日,萨达姆的军队开进科威特。安理会的动作也快得惊人,当天就做出决议,要求萨达姆无条件撤军。我还没有查一下,如此之快地反应在安理会历史上有过几次先例。从这一天起,从这一个瞬间开始,萨达姆被彻底定性,成为了坏人。而对萨达姆来说,他为自己树立的民族英雄形象,使他不能把上了美国人的当这件事情捅出来,否则,他会在全体阿拉伯人面前成为傻瓜,成为嘲笑和抨击的对象,他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难言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些事实,也许会有新的想象空间。小布什打掉萨达姆的主要成员很多是当年与萨达姆密切交往的政要,例如拉姆斯菲尔德、切尼。由于“伊朗门”事件,他们原先预期在伊拉克能够获得的经济利益都没有充分实现。曾经有一个伊拉克人企图刺杀老布什,小布什坚决认为这个针对他父亲的刺杀行为是萨达姆主使的。直到萨达姆被绞死,也没有人出来说,这件事情究竟是某个伊拉克人的自发行为,还是萨达姆主使的。小布什干掉萨达姆之前,准备进入伊拉克淘金的美国公司,又有切尼的哈利伯顿公司。

    当然,消灭萨达姆的行为不能全用发石油财来解释,但是,美国的龌龊手段远远没有昭然天下。1990年前后,美国终于决定要除掉萨达姆,一个原因是“伊朗门”事件后,萨达姆越来越不听话;另一个原因是,萨达姆已经成为美国解决巴以问题最大的障碍。当时,在美国的要求下,戈尔巴乔夫甚至明确要求阿拉法特不得采取武力手段。然而,在搬掉苏联这块石头后,萨达姆却成为阿拉法特最顽固的支持者,在“伊朗门”事件后,更是如此。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当时如果萨达姆愿意在阿拉法特问题上屈就美国的意思,美国是不是会放过萨达姆在科威特的动作。

    《美萨》这本书虽然有一定的倾向性(作者是一个伊朗裔的美国人),但确实透露了一些以前很少出现的内幕资料。也许,随着岁月的流失,随着对那段历史的冷静思考,今后的历史研究者会披露更多的真相。关于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内幕,也许未来会有另一番解释。

    2006年底,美国为了国内政治需要,主使伊拉克政府绞死萨达姆之后,全世界对于这个“恶魔”的死亡,居然没有欢欣鼓舞,连最坚定的盟友英国也只是低调地表示了一下。看看高调支持的都是谁:以色列,科威特,这两个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另一个却是美国的死对头伊朗!而在此时,伊拉克的人均GDP不到200美元,比萨达姆高峰时期下降了十几倍。因此,如果未来某个时候,萨达姆重新成为伊拉克的民族英雄,历史的真相重新显露,至少对于我来说,一点都不会觉得惊讶。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6-2 09:54:24

3月26日,韩国一艘“天安号”警戒舰神秘沉没。5月20日,韩国联合调查团发布调查结论,认为“天安号”沉没的原因是“朝鲜小型潜水艇实施的鱼雷攻击”。昨天,5月24日,有两件事情很凑巧地一起发生。首先,韩国总统李明博在首都首尔发表讲话,明确3月26日沉没的“天安号”是“遭朝鲜突袭而沉没”,他要求朝鲜道歉,并表示禁止朝鲜船只进入韩国领海,中断与朝鲜的贸易、合作与交流。李明博还说,他将把这一事件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并说“朝鲜将为此付出代价”。同一天,中美战略与经济高端会谈在北京举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认为,朝鲜必须对“天安号”的沉没负责,还力劝中国在这一事件上与美国“采取相同态度”,即谴责朝鲜。
    “天安号”是2个月前沉没的,韩国方面花了近2个月时间,才宣布“搞清了”沉没的真相,不知道应该视它为谨慎还是能力有限,或者还有其他原因。在这两个月中,韩国的李明博到中国来过,朝鲜的金正日也到中国来过。然后,韩国向朝鲜发出严厉的声音,日子正好选择希拉里在北京的同一天。这不会是巧合,而是有意的安排。希拉里在北京的言论,也证明了美韩之间的相互配合。那么,美韩在“天安号”事件上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李明博在24日的讲话中,称“天安号”被击沉是“军事挑衅”,并说韩国今后将采取积极的遏制措施,韩国的领口、领海、领土如遭武力侵犯,韩国将自卫反击。感觉韩国即将面临大规模入侵。
    另一方面,朝鲜方面说韩国是在造谣,朝鲜要求核实“天安号”沉没的相关证据,韩国没有接受。朝鲜方面说,“天安号”沉没是美韩“自编自演的闹剧”,是美国袒护韩国,对朝鲜实行孤立、敌视和扼杀政策的继续。的确,在“天安号”事件发生后,奥巴马曾经在电话里告诉李明博:“美国完全信赖并支持韩国政府”。面对韩国的一系列举动,朝鲜方面还宣布,他们将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加以应对,并将当前事态视为“战争局面”,例如,朝鲜方面要求韩国立即停止在边界上做宣传心理战,否则,朝鲜将击毁韩国的高音喇叭。朝韩双方火药味十足的举动,究竟是为什么?它真的会导致战争吗?中国方面要求各方面都冷静克制,当然也包括美国。俄罗斯在收到韩国提供的调查结果后表示,“还需要一段时间对情况作进一步了解”。那么,朝鲜半岛会重燃战火吗?
    这一事件的朝韩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的说法,局外人未必都搞清谁真谁假。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有一个事情倒是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我有一位朋友,名叫河清,是浙江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几天前,韩国一家有美国背景的报纸发布了一则报道,说中国的几十名“进步知识分子”认为,中国已经被朝鲜绑架了,因此,这些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支持中国政府对朝鲜采取严厉措施,该报道还说,中国的这些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美军推进到鸭绿江、白头山,中国才可能安宁。这家韩国媒体的报道中,没有罗列这些“进步知识分子”的名字,但是,有两个带头人的名字,一个叫左大培,另一个就是河清。这几天河清正在北京,我也与他见了两次,河清说:韩国的这家报纸完全是造谣,他本人绝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而且,左大培先生也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同样批驳了韩国这家媒体的造谣行为。在我看来,中国可能的确有一些知识分子愿意美军推进到鸭绿江边,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会是左大培先生与河清先生。韩国报纸的这种造谣行为,已经使得我对韩国在“天安号”事件上的其他说法产生了怀疑。
    在我看来,随着这几年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总想遏制中国,其手段之一就是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制造麻烦,凡是以前与中国关系较好的接壤国家,美国总是想方设法地破坏这种关系,推动建立亲美势力。应该说,在中国从南到北的国境线上,美国的这个政策目前还是比较见效的,例如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但是,美国始终没能在中国的东北国境线上直接给中国添乱,因为,那里有一个朝鲜,中朝之间有着“献血凝成的友谊”。美国没能在中朝之间找到挑拨离间的明显缺口。朝核问题闹了很久,美国一直未能让中国与朝鲜从兄弟友谊变得反目成仇。于是,在利用朝核问题离间中国与朝鲜失败后,“天安号”事件,成为新的挑拨手段。希拉里昨天在北京要求中国与美国“采取相同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要中国帮着孤立朝鲜。说起来是因为朝鲜又“惹是生非”,实际上,如果中国轻信美国,自台湾、西藏、新疆之后,朝鲜很可能会变成中国新的麻烦。
    “天安号”事件的真相,未来也许会有清楚的一天,韩国目前的调查结果未必能信,从韩国媒体利用左大培、河清来造谣,就让人怀疑韩国一系列举动的真实性。即便有美国撑腰,现在的结论也依然令人怀疑。当年,小布什、鲍威尔就信誓旦旦地向全世界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要打伊拉克,如今已经被证实,这是一个谎言。那么,这一事件下一步会如何发展?朝韩双方会打起来吗?我认为,打起来的可能性不大。韩国只是一个傀儡,自己没有能力对朝鲜进行战争。而美国陷在阿富汗、伊拉克,加上美国国内经济还没恢复,美国也没有多大的能力开辟第三个战场。而且,美国未必敢冒打一场核战争的风险。因此,美国在韩国背后指挥,利用“天安号”事件,一方面是换一种方式挑拨中朝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试探。如果美国发现“天安号”事件在破坏中朝关系上有用,估计事情会越闹越大;如果美国发现也没有什么用,估计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但是,美国很可能还会寻找、制造新的挑拨手段。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把美国说成是天使,即便美国欺负中国,也被这些人说成是为了中国好。但是,美国屡屡挑战和藐视中国的核心利益,真的是为中国好吗?我们不能太天真了。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6-2 09:56:06

“天安舰”事件闹了有两个月了,对于韩国公布的证据,本人抱怀疑态度。到目前为止,各个大国似乎也只有美国坚定地站在韩国一边,其他国家尚未表明态度。按照朝鲜的说法,“天安舰”事件是美韩自编自演的一出戏。如果朝鲜的这个说法成立,那么,美韩导演这出戏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目的是针对朝鲜和中国,这个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我看来,即便如此,轰轰烈烈的“天安舰”事件,可能还有其他目的。从各国对这一事件比较冷淡,唯独美韩非常热衷来看,此“其它目的”应该是美韩各自的目的。
    美国自金融危机后,实力明显下降,小布什时代美国在全球耀武扬威的姿态不断受到挑战。虽然奥巴马集中力量,保住和扩大了美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态势,但是,在其他地方,美国明显遭遇了一连串的挫败,有的来自军事,有的来自政治。在东北亚地区,虽然朝核问题是美国长期没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自去年以来,东北亚地区除了朝核问题外,又多了一个令美国意想不到的巨大变数。去年,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首相,最高支持率达到70%以上,显示了强大的日本民意。
    回想一下鸠山上台前后的主张,例如,要公布美日之间的一些秘密条约,这一秘密条约的内容包括,紧急事态时,美国可不经事先协商而使用驻日美军基地,并允许美军携带核武器入境;再如,日本民主党议员今年年初要求防卫省公开731部队的相关资料;还有,鸠山竞选时曾经向选民许诺,至少要将美军在冲绳的“普天间”机场搬到冲绳以外。鸠山的政治同盟甚至说,要将美国在冲绳的军事基地迁到国外,等。这几件事情充分表明,新上台的日本政治势力在民意的支持下,对美国已经不那么听话。如果要深究原因,当年的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应该是日本民众对美国反感情绪抬头的原因。然而,对于美国来说,如果鸠山由纪夫内阁的上述政治目的真的实现,将会是一件很大的麻烦。
    在核武器问题上,由于日本是当今世界唯一亲自领受过核武器的国家,而且,对日本投放核武器的又恰恰是美国。因此,日美之间如果有“秘密协议”,允许美国不经事先协商就将核武器带入日本,显然会对日本国民的神经有很大的刺激,由此加剧对美国的不满。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731部队是一个试验和使用生化武器的魔鬼部队。虽然日本民主党只是要求日本防卫省公开731部队的资料,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当年日本战败以后,731部队的资料被美国全盘接受,以便美国自己开发生化武器。美国甚至以此为交换,放过了对731部队战犯的审判。因此,一旦731部队的资料公开,美国将极为难堪。即便不公开,这个话题进入公众领域,也会挑动人们对美国当年龌龊行径的回忆。关于冲绳美军基地的问题,如果鸠山的预谋得逞,美国不得不将“普天间”机场按照日本的要求搬到冲绳之外甚至国外,对美国的打击更是巨大。因为,它很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以东北亚来说,韩国将来会不会仿效,也要求美军基地搬迁?除了东北亚之外,其他地区会不会仿效?因此,即便美国最近的实力有所下降,美国也不能毫无反抗地让鸠山的预谋得逞。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必须看到,日本是一个战败国,本来就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从公正合理的角度说,对于日本的惩罚应该由各个战胜国共同执行和监督。但是,当初美国出于私心,排除了其他战胜国,单独对日本进行了较轻的惩罚,以此让日本成为美国手中的一颗棋子。如今,日本感觉自己给美国当牛做马这么多年,居然还被美国欺负,有苦说不出的心情,终于开始反弹。如果当年对战败国日本的处罚是由各国共同进行的,日本今天想要反弹也没那么容易。所以,在我看来,日本对美国日益强烈的不满,也是美国过于自私自利的结果。但是,不管怎么说,美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对于日本依然具有强大的道德优势,因此,美国必须将日本的反弹压下去。
    我认为,“天安舰”事件的目的之一,就是压制日本。从现在的情况看,美国的这个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5月28日,鸠山内阁与美国就“普天间”基地发表了联合声明,“普天间”基地不搬出冲绳,只是按以前的约定迁到冲绳较为偏僻的地方。与鸠山由纪夫竞选时的承诺相比,鸠山等于自打耳光,鸠山的政治同盟也大为恼火。最新民调显示,鸠山当初高于70%的支持率,因他的“食言”,如今跌到20%以下。鸠山自我辩解说: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凸显出日美密切关系的重要性,“考虑到当前亚洲以及朝鲜半岛的局势,我认为,让日美关系建立于互信的坚实基础之上为重中之重”。所谓“朝鲜半岛的局势”,就是指“天安舰”事件引发的朝韩对峙的紧张局势。有人解释说,这只是鸠山由纪夫的一个借口,但是,这个借口恰恰是美韩共同制造的。也正是这个“借口”导致鸠山的支持率大为下降,鸠山内阁想要兑现的其他对美国不利的政策,很可能也会夭折。这不能不说是“天安舰”的功劳,说它“一石数鸟”也是有道理的。
    那么,“天安舰”事件对于韩国有什么好处?李明博上台不到百日,因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支持率骤降到7.4%!此后,李明博的支持率虽有反弹,但一直不高,长期低于50%,最高也只达到51%左右。然而,“天安舰”事件后,李明博的支持率终于又有所上升。韩国媒体称,4月底,李明博的支持率达到47.9%,接近他当选后支持率的最高水平51.7%。对于李明博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在现阶段又非常重要。因为,几天后,韩国的地方选举将正式展开,李明博领导的执政党如果不能拉升支持率,很可能会被选民抛弃。因此,“天安舰”事件对于李明博来说,大致相当于当初阿扁的两颗子弹。从目前看,李明博已经从“天安舰”事件中为自己获得了加分。至于这个加分能否为他的执政党最终赢得优势,恐怕还不能论定。不管怎么说,韩国地方选举结果出来后,“天安舰”事件对李明博的加分作用究竟有多大,也就会清晰了。到那时,美韩对于“天安舰”事件的利用目的和效果,至少已清晰了一部分。是继续利用,还是放弃利用,的确值得继续观察。看他们如何收场,应该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7-3 01:02:21

伊拉克战争的直接理由是,美国认为萨达姆勾结基地组织,而且还制造了大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迄今为止,这两个理由都被美国人自己否认了。也就是说,美国人5年前对伊拉克、萨达姆大开杀戒,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把战争理由在说得远一点,911事件造成几千名美国人丧生,三栋大楼倒塌,应该是这场战争,以及此前的阿富汗战争的真正原因。严格来说,我今天要写的文章,只是介绍一个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2004年完成时,名叫《911 In Plane Site》,后来编导制作了第二版,取名为《Loose Change》,增加了约15分钟的内容,中文翻译名字为“911恐怖大骗局”。制作人是Louder Than Words,Korey Rowe,编导是Dylan Avery。本文介绍的是第二版。
    该纪录片一开始引用了一段近半个世纪前美国军方的秘密文件。1962年,为了给武装干涉古巴制造借口,美国军方曾经建议,在古巴美军关塔那摩基地附近制造假的恐怖袭击。美军当年的计划包括:炸沉美国军舰,为假的殉难者举行葬礼;在佛罗里达、华盛顿上演恐怖袭击;在古巴领海上空击落一架客机,机上的乘客是联邦特工,扮成正在度假的学生;这个“苦肉计”的计划,被肯尼迪总统否决了。编导的意图是想告诉观众,911事件很可能就是美国政府制造的“苦肉计”。
    该纪录片编导找到了911之前美国空军一系列演习资料、手册,上面把十字准星对准了世贸大楼。其他具体事件还有:1999年,美国空军开展了用被劫持的飞机撞击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的演习;2000年,小布什总统的二弟杰布-布什、切尼、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等人共同签署的一份文件中,有这样的字句:“变革的过程,即使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很有可能是漫长的过程,除非出现一个灾难性的、有催化作用的事件,例如一个新的珍珠港事件”;同年,五角大楼两次演习,模拟一架757坠落在五角大楼内;参加该项演习的一名前海军飞行员,在演习之后很快退伍,进入美航工作。巧的是,不到一年时间,911事件中撞击五角大楼的那架757正是他驾驶的。……
    911事件之前的可疑事件还有:美国从1998年开始通缉本拉登,但是,2001年7月,911之前2个月,本拉登在阿联酋迪拜的一家美国医院接受治疗,CIA在当地的官员前往医院拜访了拉登;911之前一个半月,某人以32亿美元的价格,租下了世贸大楼99年的使用权,同时为世贸大楼投下35亿美元的保险,赔付条款中有一项是“恐怖主义”;911前5天,有人购买了3150股美航股票看跌的期权,4倍于当时的美航股价;911前4天,有人买入27294股波音公司股票看跌期权,5倍于当天股价;911前1天,有人买入4516股美航看跌期权,11倍于当天股价;9月10日,很多美国高官取消了第二天的飞行计划;旧金山市长9月10日接到电话,叫他第二天不要乘坐飞机,打电话的人是现在的美国国务卿赖斯;……
    纪录片编导在罗列了911事件之前种种可疑迹象后,分几个部分对911事件的真实性提出全面质疑。首先是美航77号航班撞击五角大楼。疑点包括:
    一、被劫持的美航77号航班,在撞击五角大楼之前,在空中做了一个高难度的大角度转弯加俯冲的飞行动作,并且超低空飞行很长距离,连续撞到了5根电线杆,却没有在地面造成任何痕迹。行家认为,简单受训的阿拉伯裔恐怖分子不可能完成这个飞行动作。接触过该劫机犯的飞行驾校负责人说,这名劫机犯的飞行能力,属于中等偏低;
    二、被撞倒的电线杆不是断裂,而是连根拔起,而且也没有看到飞机机翼断裂、掉落的痕迹;
    三、757飞机的两个发动机由耐高温的钛合金制造,各有6吨重,直径约3米,不可能被高温熔化,不可能找不到残骸,不可能在五角大楼墙上不留下撞击痕迹。而五角大楼墙上,只有一个直径约5米的洞。
    四、美国官方公布的一张照片里有一个直径约1米的涡轮,专家解释说这是757尾部的装置。但是,“好事者”指出,这是空军A3飞机的部件。这个细节类似于中国网民用自己的眼睛痛打“周老虎”。
    五、五角大楼外围如公路、酒店都有摄像头,能够拍下飞机撞击五角大楼的经过。但是,录像带被FBI收走,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公布。人们认为,要回答公众的质疑,只需要公布其中一个录像,让大家看到飞机。但是,美国政府公布的几张照片里,看不到任何飞机。
    编导倾向认为,五角大楼直径约5米的洞,是导弹造成的。
    第二个重要的质疑是针对3栋坍塌的大楼。美国官方解释说,由于飞机的汽油燃烧,引起高温,最终导致坍塌。这个说法只能解释2栋世贸大楼,很难解释没有遭到飞机撞击的7号楼。即便接受大火燃烧的解释,编导举了一堆例子:1945年,帝国大厦79层误中炸弹,引起大火,大楼至今耸立;1975年,世贸大厦北塔3处起火,没有倒塌;1988年,洛杉矶一栋63层高楼燃烧3个小时,火势从楼顶蔓延到4层,没有倒塌;1991年,费城一栋38层的大楼,燃烧19个小时,火势蔓延到8层,没有倒塌;2004年,委内瑞拉一栋56层高楼燃烧17个小时,火势蔓延26层,没有倒塌;2005年,马德里一栋32层高楼燃烧24小时,楼顶10层全部烧毁,掉了下来,但是整栋楼没有倒塌;
    而110层的世贸大厦呢?一栋燃烧了近1个小时,在10秒钟之内完全坍塌。约半个小时后,另一栋燃烧了1个半小时不到,也在10秒之内坍塌。2栋楼的火势只蔓延了4层。傍晚,47层高的7号楼在6秒钟内坍塌。是否太类似、太雷同、太一模一样了?而且,每一栋楼的坍塌都没有一丝一毫伤及周围很近很近的楼群。
    纪录片编导经过计算得出结论:大楼坍塌的速度几乎等于自由落体的速度。如果下层未着火部分稍微有所“顽抗”、“挣扎”,大楼全部坍塌的过程,应该经历更长一些的时间,很可能也不会完全垂直落下。但是,20万吨钢铁瞬间成为碎片。纪录片编导通过目击者证词、专家分析,录像带分析后认为:世贸双塔以及7号楼的坍塌,是一个精确的定向爆破。证据呢?
    很多目击者、亲历者、逃生者、消防官员说,倒塌前他们听到大楼内部有自上而下一连串的爆炸声;抢救现场的通话录音显示,楼内多名消防员提到有爆炸,分别明确指出,爆炸发生在24、13-10、8-7层等,而此时大火在78层;通话录音还显示,消防员在大楼坍塌前提到,楼内有闪光;远处有人看到坍塌前,大楼内部有连续闪光;坍塌录像慢镜头显示,逐步坍塌的下方,有原因不明的系列爆炸;负责世贸大楼保安工作的公司,属于小布什总统的四弟马文-布什,911事件以前,大约有两周时间,世贸大楼的保安取消了轮班守卫制度;世贸大楼坍塌后的残骸被运往海外;……
    编导第三个重要的质疑针对93号航班。好莱坞后来还拍摄了一部电影,名字就叫《93号航班》,很感人。但是纪录片编导指出,这是一个伪造的故事。美国官方指出,93号原计划撞向白宫,后坠毁于宾夕法尼亚。然而,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记者发现,坠毁现场只有一个5-7米长,宽约3米多的坑。赶到现场的验尸官说,没有任何乘客的尸体。纪录片编导认为,93号航班的坠毁是伪造的。真实情况是,93号航班大约在10点45分左右,降落于俄亥俄州霍普金斯机场,官方说93号航班上有200名乘客,纪录片编导认为只有少数几个特工。2003年5月10日,航空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芝加哥O’Hare机场发现,美联1111航班的尾部有一个编号:N591UA。普通人可能不明白这个编号的含义,专业人员知道,这个编号原先属于93号航班!而这两个航班的机型都是757。
    如果要质疑93号航班的坠毁,如何解释飞机上乘务员、乘客与地面的通话呢?纪录片编导播放了911委员会提供的电话录音,一名女乘务员在向地面报告有3人死亡,自己也不能呼吸的时候,声音镇定、平缓,没有任何紧张或气喘,声音背景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杂音。一个乘客给母亲打电话时,报的是自己的英文全名!有“好事者”做了这样的试验:在航班正常飞行的高度,手机与地面电话的接通率是0.6%。911事件3年后,2004年,美航为了让乘客在飞机上也能正常使用手机,特地在飞机上安装了一个信号基站。而911的时候,飞机上没有这个东西。93号航班上给妈妈打电话的那位乘客,通了断了好几次,按照没有基站时0.6%的接通率,几乎不可能。编导认为,电话录音是伪造的。
    美国官方对于几架飞机黑匣子的说法是,有的没有找到,有的找到了,但数据已经被破坏,无法恢复,因此不能从黑匣子里得知当时飞机上的情况。纪录片编导指出,在世贸大楼坍塌的废墟里,官方居然找到了一个劫机恐怖分子的护照!护照能够完好无损,黑匣子居然被破坏,可能性也许有,但真的很小很小。同时,有目击者说,在世贸废墟里,确实找到了黑匣子。人们相信谁呢?
    纪录片编导还指出一系列的质疑,例如:美国政府宣布共有19名劫机者名单。既然飞机撞毁,劫机者应该都死了。但是,到纪录片摄制完成的时候,各国媒体发现,19名劫机犯中,至少还有9人活着,安全地生活在世界各个地方;美国政府认定本拉登策划了911事件,证据是本拉登的一盘录像带。编导指出,本拉登是左撇子,但是在那个录像中,本拉登用右手写字,而且还戴着金戒指。
    除本纪录片之外,美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对911事件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的人有很多,但是,这个纪录片是我所见到最全面的质疑。总而言之,该纪录片编导认为,911事件是一个美国政府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为什么?编导提供了几个现象,让观众自己寻找答案:世贸大楼租用者在911事件前1个半月,购买了35亿美元的保险,赔付条件中包含了“恐怖主义”,事后获得70多亿的赔偿;世贸大楼地下共存有价值约1670亿美元的黄金,911事件后,只找到了大约2亿!7号楼内大量美国国家安全的资料,华尔街的交易资料被销毁;……如果这个纪录片所说的是真的……
作者: 刀口十三郎    时间: 2010-9-30 14:50:25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已经来到中国了,明天就要与中国的富豪们开会。这场慈善秀的前戏过程已经很长,进入实质后,真正的高潮会怎样?到目前为止还在云里雾里。据说受到邀请的中国富豪有一半表示不参加。我隐隐有一种感觉:不参加“芭比慈善”的邀请,也许是正确的选择。慈善嘛,完全可以光明正大,何必要搞得神神秘秘?保密工作如此之严,让人看不懂。如果说做慈善的最高境界应该像中国人所说的那样“做好事不留名”,那么,轰轰烈烈的“前戏”使得这一事先张扬的慈善事件,在没有任何一点实际慈善举动的情况下,已经名扬四海。这也让人看不懂。我现在有一种好奇:大张旗鼓、事先张扬的巴比慈善晚宴举办之后,我们还会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在巴比慈善晚宴召开之前,我已经很多年一直看不懂一个问题,国内媒体没有一个能够解释清楚。在这里,把我的问题再提一遍,以请教所有拜倒在“巴比”脚下的人,以及所有幸福地捧着“巴比”臭脚的人们——巴比号称“裸捐”,为何还是世界首富?所谓“裸捐”捐出的几百亿美元,究竟做了哪些慈善举动?巴比花在慈善上的钱,与他们号称裸捐的财富数字,究竟有多大的差距?我对于捐钱做慈善是这样理解的:假设我有100万,然后我宣布捐出90万,那么,我只剩下10万。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如果用这个小学生都会的算术题来解答“巴比慈善”,那么,结论一定应该是:只要“巴比”真的捐出了他们宣称的财富数字,他们就绝对不可能依然是世界首富!除非——巴比号称捐出去的钱,依然在他们自己口袋里,他们才可能依然是世界首富。
    难道发达国家的算术加减法已经先进到令我等愚人彻底不懂的高水平?这确实是我多年来一直没搞懂的算术题:假设我有100万,我宣布捐出去90万,结果,我依然还有100万!这么美好的事情我居然不做,难道不是太傻了吗?这么高尚的事情,中国的广大企业家居然不做,中国的企业家们难道不是猪脑子?从这个角度看,媒体冷言冷语地嘲讽、挖苦中国企业家以及全体中国人的慈善意识,以及追根溯源中国文化中严重“缺乏”的慈善精神,简直太有道理了。但是,难道今后小学生的数学教科书都要修改成这样:100-90=100!额滴神那!相信科学的打假英雄呢?
    我真的很期待“巴比慈善”晚宴的召开,虽然我没有资格被邀请,但我希望世界首富或者被无数人讴歌的世界首善,能够在中国透露一点先进慈善的高科技,不要像武器禁运那样,将世界首富的“慈善高科技”也对中国实施“禁运”,那样的话,中国的慈善怎么能够发展起来呢?只要世界首善将100-90=100这样的慈善高科技教给我们,中国慈善的“落后”局面必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时,对于中国慈善严重“落后”于西方或者世界,我们何须担忧?
    然而,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巴比的竞争对手,像巴比号召的那样真心实意地裸捐做慈善后,突然发现,巴比还是世界首富,自己在世界财富爬行榜上却已跌倒第1亿名之外!当初还有可能与巴比竞争一下,结果,自己的钱真的捐出去了,突然发现巴比的钱还在自己的口袋里,从此以后,没人再能与巴比竞争,巴比将永远是世界首富。这就好比西方社会大力推崇甘地的“非暴力”、“不抵抗”,但是,西方社会从来没有放下或停止挥舞自己手中的刀枪。一个手持尖刀的人到处宣扬:非暴力、不抵抗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应该相信他吗?
作者: 小玲    时间: 2010-9-30 16:52:57

假设我有100万,我宣布捐出去90万,结果,我依然还有100万! 未命名.gif

图片附件: 未命名.gif (2010-9-30 16:53:00, 8.1 KB) / 下载次数 191
http://bbs.3polar.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E0Nzd8Y2M1NzM4NGN8MTcxNjMwNDI0NHwwfDA%3D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12-2 14:00:40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from Us
  ───我们究竟如何才能让你们满意?

  When we were the Sick Man of Asia,
  we were called The Yellow Peril.
  以往我们是东亚病夫,
  你们把我们称作黄祸

  When we are billed to be the next Superpower,
  we are called The Threat.
  现在我们正在崛起,
  而你们又视我们为灾难

  When we closed our doors,
  you smuggled drugs to open markets.
  以往我们闭关锁国,
  你们用鸦片烟做敲门砖

  When we embrace Free Trade,
  You blame us for taking away your jobs.
  现在我们贸易自由,
  你却抱怨我们抢了你的饭碗

  When we were falling apart,
  You marched in your troops and wanted your fair share.
  以往我们国将不国,
  你们狠毒地落井下石。

 When we tried to put the broken pieces back together again,
  Free Tibet you screamed, It Was an Invasion!
  现在我们团结一心,
  你们却又分化瓦解

  When tried Communism,
  you hated us for being Communist.
  以往我们信仰共产主义,
  你们为此痛恨我们

  When we embrace Capitalism,
  you hate us for being Capitalist.
  现在我们发展资本主义,
  你们却又嫉妒阻挠

  When we have a billion people,
  you said we were destroying the planet.
  我们人口众多,
  你们指责我们破坏环境

  When we tried limiting our numbers,
  you said we abused human rights.
  于是我们计划生育,
  你们又对我们说教人权

  When we were poor,
  you thought we were dogs.
  以往我们贫穷落后,
  你们不把我们当人看

    When we loan you cash,
  you blame us for your national debts.
  现在是你向我们借钱,
  却抱怨我们增加了你们的债务

  When we build our industries,
  you call us Polluters.
  我们发展工业,
  你说我们污染了环境

  When we sell you goods,
  you blame us for global warming.
  你们消费我们的产品,
  却让我们背负使地球变暖的罪名

  When we buy oil,
  you call it exploitation and genocide.
  我们购买石油,
  你们说我们消耗资源

  When you go to war for oil,
  you call it liberation.
  你们为霸占油田而发动战争,
  却美其名曰:解放人类

  When we were lost in chaos and rampage,
  you demanded rules of law.
  以往我们天下大乱,
  你们对我们大谈法制

    When we uphold law and order against violence,
  you call it violating human rights.
  而当我们依靠法律制止暴乱,
  你们就说这是践踏人权

  When we were silent,
  you said you wanted us to have free speech.
  以往我们沉默,
  你们说我们言论无自由。

  When we are silent no more,
  you say we are brainwashed-xenophobes.
  现在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你却辱骂我们是一群被洗脑的愤青

  “Why do you hate us so much﹖”we asked.
  “No,” you answered, “we don't hate you.”
  “为什么你们如此仇视我们?”───我们想知道
  ───“不”,你说,“我们并非仇恨你们”

  ───We don't hate you either, But, do you understand us?
  “Of course we do, ”you said, “We have AFP, CNN and BBC's ······”
  ───我们也不希望煽动仇恨;那么,你们了解我们吗?
  ──“当然”,你说,“我们的消息来源就是AFP,CNN,还有BBC”

  Oh,What do you really want from us?
  是么?那么你们到底希望我们怎么做?

    Think hard first, then answer ······
  Because you only get so many chances.
  请认真想一想,
  不要再肆意信口开河!

  Enough is Enough,
  Enough Hypocrisy for This One World.
  是坦诚面对的时候了,
  在这个世界上谎言已经说得够多!

  We want One World, One Dream, and Peace on Earth.
  我们要一个共同的世界,共同的梦想,和一个安宁的地球!

  This Big Blue Earth is Big Enough for all of Us.
  在这蓝色的星球上你们生存,我们也要生存!
作者: 忘于江湖    时间: 2010-12-6 22:42:22

就在奥巴马政府深受国内不信任压力和外交政策累累遭受挫折之际,国际网站冒出了外交密电门事件,瞬间全球公众似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阿桑奇这位神奇的勇士身上,仿佛美国以往的外交黑点都让你们轻易瞧见了。可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为修补这黑洞不得不放下超级大国的架子与曾经遭受美国政客讽刺讥笑的盟国打补丁。美国外交看似被一个小小的网站、一位普通的阿桑奇、一堆“外交密电”就能搞的狼狈不堪的样子,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阿桑奇,被美国情报部门精心预设的“互联网信息心理战”中的一枚战术棋子!
维基解密,美国精心策划制造的一枚“互联网信息讹诈核弹”!
利用一些真假掺半的所谓“绝密文件”首先把阿桑奇和维基解密包装打造成一个仿佛完全超然于各种政治意识形态之上的“正义、公理与良知”的化身,随后又上演一系列“戏剧”让全世界都以为这个机构是美国政府的“死对头”,充分展示其不受美国政府控制的“独立性”与“自由、公正性”,然后,再针对性地“泄露”给其一些所谓的“绝密文件”。
那些所谓的让美国政府“被动”与“尴尬”的解密文件,实质上要么是些既已公知的事实,如“美军误杀路透社记者”这样的视频文件,要么就是些不咸不淡的“废话”,如美国外交人员口中对各国政府要员的评价之类,有哪一个解密文件损及了美国政府实质性的国家利益?正是这些貌似“公正”的绝密文件将维基解密包装成了一个完全独立于政治意识形态之外的“正义”天使!
假如阿桑奇真正危害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情报机构早就让他死无葬身之地了,哪里还容得了他悠哉悠哉地手持信用卡周游列国、口无遮拦地到处放炮! 不过是美国人导演的一场戏而已,美国人连萨达姆都可以从地下给挖出来,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平民而已,美国人会迟迟拿他没办法?说白了,阿桑奇只是一个喉舌而已,通过它的网站对其他一些国家造成影响。这就好比本拉登,美国人想抓他并不难,只是他本身就是中情局间谍,何况把他抓了美国政府还怎么去实行“全球反恐”,怎么去世界各地耀武扬威?
现在,美国想要让谁感到恐惧和不安,只要“泄漏”给阿桑奇一些“绝密文件”就足够了!
看看维基解密公布的一些所谓的“机密文件”,究竟世界上谁更忌惮,谁更不安!
假如这些“绝密文件”不是经由维基解密公布出来的,而是通过其他什么渠道,比如说由美国政府的情报部门释放出来,则完全可以被视为“造谣”或“恶意中伤”,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在意,然而,这些文件通过维基解密这个“正义的天使”发出来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全球无数的人都会信以为真!
于是,必要的时候美国政府只须通过维基解密“泄漏”一两条所谓的“绝密文件”,就足以让某个与自己敌对的国家政坛震荡,人民愤怒,进而经济崩溃、社会动乱,受害者却百口莫辨,无从反击。这种效果远比采取政治与外交手段或者直接实施军事打击更简单有效得多!
这出游戏将会继续,阿桑奇只是这游戏中一个道具而已!一切都在幕后游戏设计者的掌控之中!阿桑奇与他的维基解密一起将会持续给我们制造一系列的“惊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网上许多人将维基解密事件与美国自由民主的制度纠缠在一起,或加以怦击,或为之辩护,实在是可笑。
蒋干盗书,黄盖受杖;深间莫测,智者游戏!
列位看官,稍安毋躁!静观好戏,轮番上演。




欢迎光临 极至论坛 (http://bbs.3polar.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