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缺钙怎么办? [复制链接]

Rank: 1

金钱
0
威望
196
注册时间
2005-9-26
积分
196
帖子
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8 10:43: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儿童钙缺乏的表现
  我国现有的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居民钙摄入量普遍偏低,仅达推荐的膳食供给量(RDA)的50%左右。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对钙需要量较多,如果由于营养、疾病等原因,长期钙摄入不足,可发生佝偻病。资料表明,我国南方地区佝偻病发病率为20%左右,北方有些地区可高达50%(中国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1999年)。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活动早期:常自2~3个月开始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睡眠不安、烦躁、夜惊、多汗(与季节无关),因烦躁和汗水刺激,睡觉时经常摇摆头致使枕后脱发,形成枕秃。此时骨骼症状不明显。
  活动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
  (1)头部:早期可见颅骨软化、囟门加大(或闭合延迟)、颅缝加宽、边缘柔软,这些体征在3个月内可能是生理性的,3个月后则属于佝偻病态,重者可出现乒乓球颅。7~8个月后可出现方颅、鞍形颅、臀形颅及十字颅。乳牙萌出推迟,牙釉质发育差。
  (2)胸: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钝圆形隆起,形成肋串珠。肋骨端软化后,受膈肌长期牵引收缩,造成肋弓缘上部内陷,形成肋软骨沟。第7、8、9肋骨相连处软化内陷时,可使胸骨柄前突,形成鸡胸,肋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可形成漏斗胸,二者均影响呼吸功能。以上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的小儿。
  (3)四肢:7~8个月以上的患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骼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为佝偻病手镯或脚镯。学走路前后,由于骨质软化,下肢受身体负荷的影响,可出现"O"形腿(学走路以前的多为生理性的)。会走路的小儿发生佝偻病时,往往出现"X"形腿。
  (4)其他:小儿学走路后可致脊柱后突或侧弯,以后弯为主。
  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
  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轻、中度佝偻病治疗后很少遗留有骨骼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推广的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策略目前正在我国实施,这一策略为乡、村医生提供了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适宜的病例管理技术。在我国改编后的病例管理大纲中,对佝偻病的评估提出了5个体征:18个月以后持续囟门未闭;方颅;手镯;肋串珠;O/X形腿。若患儿出现以上体征中的2项或以上即可认为可能有佝偻病,需要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确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可爱吗

Rank: 1

金钱
0
威望
196
注册时间
2005-9-26
积分
196
帖子
157
2#
发表于 2005-10-8 10:44:12 |只看该作者
如何给儿童补钙


  1、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但要常规补充维生素D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建议,纯母乳喂养应到6个月。婴儿期的母乳中的钙含量在整个哺乳期间是非常稳定的且基本不受母亲膳食的影响。我国母乳喂养婴儿每日母乳摄入量平均为750ml,母乳中的钙含量以300mg/L计,则每日从母乳中摄入的钙为225mg,以70%的吸收率计算,每日从母乳中吸收的钙为157mg,可以满足每日净钙需要量。此外,母乳被认为是婴儿最合适的营养食物,在出生至6个月以内,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未见有任何钙缺乏报道。因此,6个月以内的婴儿要进行纯母乳喂养,不需要补钙。但是,婴幼儿的佝偻病常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尽管摄入充足的钙,由于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发生佝偻病。资料表明,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低,并受母亲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影响。只有当母体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和/或婴儿能晒足够的太阳,婴儿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若婴儿的日晒不足,其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性增加。生活在高纬度或因文化等因素而日晒不足的婴儿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性高。他们可能因母体的维生素D低而导致出生时自身体内的维生素D储存量低。若日晒不足或外源性维生素D摄入不足,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储存的耗尽,他们患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性增加。
  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出生后15天至2岁的孩子应常规补充维生素D,剂量为:每日400-800IU。一般说来,两岁以上孩子户外活动较多,皮肤受阳光照射后会合成维生素D供人体利用。
  2、多吃含钙丰富、容易吸收的食物,注意食物搭配和烹调方法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含钙量丰富,吸收率也高,发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钙的吸收,每100克牛奶中含钙104毫克,500毫升奶便几乎可满足3岁以下孩子一天的需用量。
  带骨带壳小鱼、小虾以及一些硬果类含钙也较多,每100克虾皮含钙多达成1760毫克。
豆类、绿色蔬菜类也是钙的较好来源。但是,大豆表皮中含有较多的植酸,会妨碍钙质的吸收,去皮后食用吸收率大大增加。
  在选用蔬菜时,应注意其中的草酸。可采用适当措施去除妨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比如先焯后炒(使部分草酸溶于水)。洗大米时加以浸泡以使植酸碱酶活跃,分解植酸。面粉经过发酵,可减少植酸含量。
  4、钙剂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补钙产品种类繁多,选择时需要考虑钙含量及吸收利用度如何,以及是否有其它成分,最后还要考虑价格、口味等。标明含钙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含钙化合物的量;另一种是含钙元素的量。营养学上习惯用钙元素的毫克量来表示。
  研究表明,不论是哪一类钙,无机钙还是有机钙,如果实验对象在钙的营养正常情况下,吸收率一般都是40%左右,如果钙的营养情况不良,则吸收率可能达到75~85%。并没有哪种钙制剂的吸收率特别高。某些补钙产品以钙缺乏的动物进行实验得出的90%多的吸收率是没有可比性的。
  此外,要注意钙制剂中是否还含有其它成分,如维生素D,避免摄入过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还要注意由近海牡蛎、蚌、贝等的壳经过高温活化后磨细而成的活性钙,以及用家畜动物的骨骼磨粉制成的钙制剂。这些制剂中可能含有铅、汞等重金属,服后会受重金属污染。
  5、警惕补钙过量
  根据研究,中国营养学会将 1~18 岁年龄段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定位2000mg。
  随着钙强化食品越来越普遍,钙补充剂越来越多,钙过量的不利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钙过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资料表明,钙摄入增加与肾结石患病率增加有直接关系。高钙尿是肾结石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奶碱综合征  奶碱综合征是高钙血和伴随或不伴随代谢性碱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的症候群。
  (3)对其它矿物质的干扰作用  高钙膳食可以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主要包括:可明显抑制铁吸收,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对镁代谢有潜在副作用;可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
  总之,儿童补钙应注意以下原则:
  平衡膳食,食补为主,钙剂为辅;
  不要盲目进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
  而且补充钙剂要同时考虑维生素D的补充。
我可爱吗

Rank: 2

金钱
0
威望
103
注册时间
2005-10-26
积分
103
帖子
96
3#
发表于 2005-10-26 13:19:10 |只看该作者
果然有经验阿。做了妈妈就是不一样啊。

Rank: 2

金钱
0
威望
103
注册时间
2005-10-26
积分
103
帖子
96
4#
发表于 2005-10-26 13:19:10 |只看该作者
果然有经验阿。做了妈妈就是不一样啊。

Rank: 2

金钱
0
威望
103
注册时间
2005-10-26
积分
103
帖子
96
5#
发表于 2005-10-26 13:19:10 |只看该作者
果然有经验阿。做了妈妈就是不一样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极至论坛 ( 粤ICP备11107863号 )

GMT+8, 2024-6-1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