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2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多家银行上调网银转账费 最高涨10倍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金钱
3
威望
1396
注册时间
2007-9-21
积分
1399
帖子
17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5 09:17:4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33 编辑 <br /><br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8月5日报道   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同城跨行转账一向被认为是最便宜的汇款方式,但昨天有网友爆料,在南京某国有大行网银转账2万元,竟被收了35元转账费,而以前该行只收3元。记者调查发现,近半年以来,南京已有多家银行上调了网银转账费,仅有招行、兴业、广发、民生、深发和中信等银行仍保持原收费水平。
转账费从3元直涨到35元
由于最近天气炎热,懒得跑银行的南京市民吴先生昨天在一家国有银行网站进行了一笔跨行转账操作,向同城另一家银行汇去了2万元,操作完后一看,银行竟然扣去了自己35元的转账费,让他大吃一惊,因为以前该行网银转账最高每笔也仅收3元。
“肯定是银行搞错了。”吴先生心想,随后他马上拨通了该行的客户服务热线,没想到,银行客服人员告诉他:没搞错,这是该行4月份调整的新收费标准,即同城跨行转账的收费为交易金额的0.5%,最高收35元。
从3元一下子就涨到35元,整整翻了10倍多。“这也太贵了吧,直接跨行ATM取款费用调整后也才4块钱。”吴先生抱怨道,但也无可奈何。
五大国有银行涨得猛
记者随后对南京十多家银行的网银跨行转账费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包括该行在内的几大国有银行近半年来几乎都上调了网银跨行转账费,其中,工行同城跨行网银转账费最高已涨至45元,中行最高涨至10.5元,建行最高涨至25元,交行最高涨至20元。而且,工、农、中、建四大行还统一了同城跨行和异地跨行的网银转账收费标准。
除五大国有银行外,在南京的股份制银行中,也有些银行仍保持着较低的网银跨行转账收费标准,比如,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仍按每笔2元收费,不论转账金额多少。广东发展银行对普通卡客户每笔最高也只收3元。兴业银行则对1个工作日内到账的普通网银转账免费。
银行称网银转账费可能调整
银监会和发改委前天下发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清理服务乱收费项目,银行网银转账收费算不算乱收费呢?对此,南京某国有大行办公室人士表示,虽然银监会已下文,但分行目前还没有接到总行关于清理服务乱收费的通知,还要等一等。
股份制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则表示,网银转账收费是合理收费项目,各家银行的收费标准虽然是自己制定的,但都已报银监会备案。之所以出现各家的收费标准差别这么大,是因为各家银行的市场地位不同,一些中小银行收费低一点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但是,鉴于银监会表态要清理银行服务乱收费,不排除银监会对网银转账成本进行测算后,重新制定收费标准的可能。 滕佳佳 陈春林
南京各行
网银转账收费标准
工行 按转账金额的0.9%收费,最低1.8元,最高45元。
农行 按转账金额的0.5%收费,最低1元,最高35元。
中行 转账金额1万元(含)以下3.5元/笔,1万~10万(含)7元/笔,10万元以上10.5元/笔。
建行 按转账金额的0.5%收费,最低2元,最高25元。
交行 按转账金额的0.2%收费,最低2元,最高20元。
光大 按转账金额的0.15%收费,最低5元,最高15元。目前有3折优惠。
华夏 快速转账按金额1%收费,最低1元,最高25元;2个工作日内到账1.2元/笔。
浦发 按转账金额的0.2%收费,最低2元,最高10元。
招行 普通转账2元/笔,快速转账3元/笔。
兴业 1个工作日内到账的普通转账不收费,实时到账的5000元(含)以下2元/笔,5000元~5万元(含)3元/笔,5万~10万元(含)5元/笔,10万元以上8元/笔。
广发 普通卡客户按转账金额的0.01%收费,最低1元,最高3元。
民生 2元/笔。
深发 2元/笔。
中信 2元/笔。(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作者:滕佳佳 陈春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Rank: 6Rank: 6

金钱
3
威望
1396
注册时间
2007-9-21
积分
1399
帖子
1754
2#
发表于 2010-8-5 09:18:1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33 编辑 <br /><br />呵呵,不知道有没有搞听证噢~

Rank: 6Rank: 6

金钱
3
威望
1396
注册时间
2007-9-21
积分
1399
帖子
1754
3#
发表于 2010-8-6 10:55:3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33 编辑 <br /><br />[quote]下面引用由刀口十三郎发表的内容:

Rank: 6Rank: 6

金钱
3
威望
1396
注册时间
2007-9-21
积分
1399
帖子
1754
4#
发表于 2010-8-6 10:58:0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hony 于 2016-7-10 11:33 编辑 <br /><br />还挺好听的,可惜90%以上听不懂,呵呵~

Rank: 6Rank: 6

金钱
3
威望
1396
注册时间
2007-9-21
积分
1399
帖子
1754
5#
发表于 2010-8-6 13:48:29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说,最多只能听懂10%,呵呵~超级不及格~

Rank: 6Rank: 6

金钱
3
威望
1396
注册时间
2007-9-21
积分
1399
帖子
1754
6#
发表于 2010-8-6 17:08:07 |显示全部楼层
银监会清查银行3000项收费 点钞费已叫停

广州日报8月6日报道 跨行取现手续费升至4元,网银转账费暴涨10倍,加收重置密码费……本报率先关注的银行“手续费上涨”冲击波仍在蔓延。昨日有消息称,目前银监会正加大力度对各家银行3000多项收费进行检查,“零钞清点费”首当其冲,成为“揪”出的违规收费项目之一,目前已被严令叫停。记者则从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行证实,这些银行已于6月初取消“零钞清点费”。

“5月底引起公众质疑之后,我们就没有再收取零钞清点费了。”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昨日向本报记者证实。农行于4月1日起面向个人征收零钞清点费一事引发了不小的波澜。按照农行当时公布的收费标准,200枚(含)以下不收费;200枚以上每笔5元,每增加100枚加收1元。对于停收的原因,农行并未给出答复,只称“无论是开收还是停收,都是总行的统一要求,停收是否涉及监管层的要求我们也不知道。”农行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当初开收这一费用也是履行完正规的审批和公示程序的,不过停收则不需要经过公示程序,通知各网点即可。”

记者随后在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处都得到了“6月初取消零钞清点费”的答复。民生银行的客服人员还对记者明确表示,民生银行暂停收取“零钞清点费”是“响应银监会和发改委的组织号召”,可见确实是在监管层的干涉之下,这一饱受争议的费用才得以叫停。

加上一直都没有收取这一手续费的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以及未效仿农行对个人征收零钞清点费的工行、建行、中行,对私“零钞清点”已基本统一不收取手续费。

对公零钞清点仍被收费

不过“零钞清点费”在对公业务上则仍被不少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所坚持。工行的客服人员就透露,工行在对公业务上是收取“零钞清点费”的,标准是100张(枚)以上收费,最低5元,每增加100张(枚)加收2元。据悉,工行的这一收费标准从2007年5月即开始实施,“目前还没收到停止收取的通知”。

在中行和建行,记者也被告知对公业务的“零钞清点费”没有改变,只是各家银行的收费标准不一。中国银行的起算标准是500张(枚),而建行则从200张(枚)开始收费。

昨日的最新消息称,目前银监会正加大力度对各家银行3000多项收费进行检查,“零钞清点费”便是“揪”出的违规收费项目之一,目前已被严令叫停。

此轮叫停令会否令“零钞清点费”彻底退出市场,目前仍有待观察。但浦发银行的动作值得玩味,浦发银行虽于6月初与农行、民生、招行一道取消了对私“零钞清点费”,但对公业务的收费则仍在坚持,“500张(枚)及以上的对公业务,我们是收取零钞清点费的,最低4元,每增加300张(枚)加收1元。”浦发银行证实。

清理工作进入实操阶段

记者还从各银行了解到,在银监会发出要求各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的通知后,银行的自查和清理工作开始进入实操阶段,“但要过几天才能知道结果”,而各家银行的广州分行则表示,“正待总行的通知”。

有银行业人士透露,随着工作的开展,一些违规项目的收费也会在银行完成自查和清理工作之后陆续停收。昨日就有消息称广发行已认为此前确定的每月10元的打印账单收费标准定价过高,该行正研究降价方案,但具体降价幅度还未确定。


不过专家则对这些“想升就升,想降就降”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国内银行很多收费都是凭感觉、拍脑袋,小银行都是看大银行怎么定价,然后追随。实际上,银行和公众产生矛盾,正是因为银行定价主观随意性太强。”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行和公众产生矛盾,与银行业竞争不充分、一些大银行存在相对垄断也有关系,正因为垄断,它们才能够把定价的主观意志随意施加。

郭田勇认为,目前国内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相比之下,国外大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定价都有一套方法和模型,以后国内银行在定价上应形成一套有效、合理的产品定价机制。同时,银监会、央行、国家发改委等监管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对银行收费价格是否合理进行跟踪评估。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记者刘新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极至论坛 ( 粤ICP备11107863号 )

GMT+8, 2024-6-15 02:02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